"不利不名空去国":不追名逐利却无奈离开京城,
# 去国:离开都城也。
"雁飞叶落未归来":如今大雁南飞、秋叶飘落仍未归乡。
"秋风肯待主人至":秋风怎会等待主人归来呢,
"篱下黄花随意开":东篱下的菊花已随意盛开。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1. 分段赏析
“不利不名空去国”直陈自己不追逐名利,却无奈离开京城(“去国”指离京)。“不利不名”点明诗人淡泊功名的态度,“空”字暗藏无奈,虽主动舍弃世俗追求,却仍被现实裹挟而离乡,为全诗思归之情奠定矛盾基调。表面洒脱,实则隐含被迫离乡的怅然,“空”字将淡泊与无奈的情绪交织在一起。“雁飞叶落未归来”以“雁飞”“叶落”两个典型秋景意象,勾勒出大雁南飞、秋叶凋零的萧瑟画面,既点明时节,又以候鸟归巢、草木凋零反衬诗人滞留异乡、归期未定的处境。“未归来”直接点明思归未得的怅惘,借自然景物的时序变化,烘托出时光流逝而人未还的焦灼与孤寂。“秋风肯待主人至”将“秋风”拟人化,反问“怎会等待主人归来”,暗含秋风无情、不等人的感慨。实则以秋风的“不肯待”,隐喻现实中归乡的阻碍(如世事牵绊),将抽象的无奈转化为具体的自然意象。从景物描写转向内心独白,借秋风的“无情”,强化诗人身不由己的无力感。“篱下黄花随意开”“篱下黄花”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象,象征田园生活的自在;“随意开”描绘菊花无拘无束绽放的生机,与前句秋风的“不肯待”形成对比。以自然景物的“随意”反衬诗人被世俗束缚的“不随意”,既表达对东园田园生活的向往,又以菊花的洒脱自在,暗喻自己虽身困异乡,却仍保有淡泊本心的情怀。
上一篇:宋·司马光《又和雪霁》
下一篇:宋·司马光《示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