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ǐng
guó
róng
zhāng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qīng
xiǎo
shuāng
huá
màn
nóng
píng
ài
yǎng
cán
hóng
quàn
jūn
bǐng
zhú
qín
shǎng
chāng
nán
jìn
fēng

译文

清晨的霜花自然浓厚地凝结,独自倚靠暖阳,养护这即将凋零的花朵。劝您手持烛火及时观赏,切莫懈怠,即便紧闭门庭,也难阻整夜的寒风摧残。

逐句剖析

"清晓霜华漫自浓":清晨的霜花自然浓厚地凝结,

"独凭爱日养残红":独自倚靠暖阳,养护这即将凋零的花朵。

"劝君秉烛须勤赏":劝您手持烛火及时观赏,切莫懈怠,

"阊阖难禁一夜风":即便紧闭门庭,也难阻整夜的寒风摧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秉国芙蓉五章》是北宋司马光的一首咏物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深秋芙蓉的境遇,抒发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感慨。全诗以芙蓉为媒介,通过“霜”“残红”“夜风”等意象,构建了秋日萧瑟的意境。诗人借物抒怀,既赞美芙蓉在逆境中绽放的坚韧,又流露对生命盛衰的无奈,体现了宋代文人“格物致知”的哲思与细腻的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霜华”指秋霜凝结的白色结晶,“漫自浓”形容霜色在晨光中自然弥漫,渲染出冷冽而清寂的秋日氛围。此句既写实景,又隐喻时光流逝的无情。次句“爱日”指冬日珍贵的阳光,此处借指秋阳的余温;“残红”象征芙蓉的凋谢之态。诗人以“独凭”凸显对残存之美的怜惜,暗含孤独与坚持的意蕴。第三句化用“秉烛夜游”典故(《古诗十九首》),强调珍惜当下。诗人以“勤赏”呼吁把握短暂的美好,呼应前文对芙蓉易逝的忧虑。第四句“阊阖”原指天门,此处代指门户;“一夜风”象征不可抗拒的外力。末句以凄凉的画面收束,强化了美好事物在时间与自然力量前的脆弱,深化了诗中的无常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八月十王日夜宿南园怀群贶》

下一篇:宋·司马光《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