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āng
yán
guān
shè
shí
·
·
lán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xián
zhě
fēi
xīn
yuán
lín
zhí
fán
fēn
fāng
shí
zuò
qīng
cōng
chūn
zhuó
jiǎo
jié
qiū
yīng
duò
zhèng
yǐng
zhōng
rén
chàng
gāo
nán

译文

那具有高洁品性的兰花并非生来就如此,园丁自会亲身照料。精心培植日渐繁盛,芬芳不时沁入座间。春日青葱抽嫩芽,秋时皎洁落花瓣。郢中雅士正苦叹,高逸清唱难应和。

逐句剖析

"贤者非无心":那具有高洁品性的兰花并非生来就如此,

"园夫自临课":园丁自会亲身照料。

"蓻植日繁滋":精心培植日渐繁盛,

# 蓻:一作艺。

"芬芳时入座":芬芳不时沁入座间。

"青葱春茹擢":春日青葱抽嫩芽,

"皎洁秋英堕":秋时皎洁落花瓣。

"正苦郢中人":郢中雅士正苦叹,

"逸唱高难和":高逸清唱难应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是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咏物组诗《和昌言官舍十题》中的一首。此诗以兰花为吟咏对象,前四句写兰花在园丁精心培育下日渐繁茂,香气沁人,暗喻高洁品格需内外兼修,既需君子自身的修养,也需外界匠心的栽培。后四句以春秋季节的兰花形态变化,展现其生命之美,并借“郢中人难和”的典故,表达高洁之士在世俗中知音难觅的孤独感。全诗语言精炼,意蕴深厚,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过程与品性,寄托了作者对君子德行的赞美与人生理想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贤者”暗喻兰花的高洁品性,“非无心”强调其并非自然天成,而是经人培育;“园夫”指照料兰花的园丁,“自临课”体现其亲自躬耕的用心。此句以兰花喻君子,指出高雅之物需贤者与匠人共同成就。“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艺植”指精心栽培的技艺,“日繁滋”描绘兰花日渐繁茂;“芬芳入座”以嗅觉写兰花香气沁人心脾,暗喻德行潜移默化的感染。“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前句写春日兰叶青翠抽芽,后句写秋日花瓣洁白凋落,通过季节变化展现兰花不同阶段的姿态,兼具生命勃发与凋零之美。“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郢中人”化用《阳春白雪》典故,喻指高雅之士;“逸唱高难和”既赞兰花超逸脱俗,亦暗含知音难觅的孤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赠学仙者》

下一篇:宋·司马光《次前韵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