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
·
zhòng
zhú
zhāi

朝代:宋作者:司马光浏览量:1
ài
yóu
jiè
zhái
zhòng
zhú
xiāo
cháng
zài
xuě
shuāng
bái
gǎi
绿
shū
shèng
shí
lún
shān
mǎn
jīn

译文

我倾慕晋代的王子猷,他即便是借住别人的宅院也要种上竹子。一天也不能没有竹子相伴,它潇洒的姿态常出现在我眼前。雪霜徒然让天地一片洁白,竹的枝干和叶子却始终保持青绿。远胜过石崇的金谷园中,他的金谷园里堆满了珊瑚。

逐句剖析

"吾爱五子猷":我倾慕晋代的王子猷,

"借宅亦种竹":他即便是借住别人的宅院也要种上竹子。

"一日不可无":一天也不能没有竹子相伴,

"萧洒常在目":它潇洒的姿态常出现在我眼前。

"雪霜徒自白":雪霜徒然让天地一片洁白,

"柯叶不改绿":竹的枝干和叶子却始终保持青绿。

"殊胜石季伦":远胜过石崇的金谷园中,

"珊瑚满金谷":他的金谷园里堆满了珊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见山台·种竹斋》是北宋司马光创作的诗作。此诗开篇以“吾爱王子猷,借宅亦种竹”,借王子猷爱竹之典故,直抒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点出竹子在诗人心中潇洒脱俗的地位。接着“一日不可无,萧洒常在目”,进一步强调对竹的喜爱程度,每日不可缺少竹子,其潇洒姿态常入眼帘。而后“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描绘出竹子在雪霜之中,霜雪虽白,而竹子枝叶却依旧翠绿,凸显出竹子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品性。最后“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将竹子与石崇金谷园中的珊瑚相比,认为竹子品格远胜奢华的珊瑚,突出竹子高洁质朴。全诗意象鲜明,通过对竹子的吟咏,展现出诗人对竹子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的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宰相。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相期间,废除绝大部分新法,罢黜新党。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的诗质朴流畅,如《道傍田家》《又和夜丽村舍》《始至洛中言怀》等。词今存三首,词风清新疏淡。其散文的主要成就体现在《资治通鉴》上,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通史著作。此外,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吾爱王子猷,借宅亦种竹”两句开篇点题,借东晋王子猷借宅种竹的典故,表明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吾爱”二字直白坦率,直接抒发情感,引出下文对竹子的赞美;王子猷种竹的典故,赋予诗歌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诗人对竹子高雅品性的向往。“一日不可无,萧洒常在目”进一步强调对竹子的依赖与喜爱。“一日不可无”化用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之语,简洁有力地表达出竹子在诗人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的不可或缺;“萧洒常在目”描绘竹子潇洒的姿态时常映入眼帘,从视觉角度展现竹子给诗人带来的美感享受,也体现出诗人对竹子的欣赏与珍视。“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两句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形象。“雪霜徒自白”点明环境的严酷,霜雪洁白且寒冷,给万物带来肃杀之感;“柯叶不改绿”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竹子枝叶在霜雪侵袭下依然保持翠绿,展现出竹子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顽强品格,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竹子高洁傲岸的形象。“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结尾两句,诗人将竹子与西晋石崇金谷园中的珊瑚进行对比。石崇以奢靡著称,金谷园中的珊瑚象征着财富与奢华;而诗人认为竹子的品格远远胜过这些华丽的珊瑚,通过对比,进一步升华了竹子的精神内涵,表达出诗人对质朴高洁品格的推崇,以及对奢靡浮华的不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司马光《苦雨》

下一篇:宋·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