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瓦鸳鸯":覆盖着白霜的瓦上,刻着成对的鸳鸯图案,
"风帘翡翠":挂着的风帘上,装饰着翡翠般的饰品,
"今年早是寒少":今年冬天早早地就没那么寒冷了。
"矮钉明窗":低矮的窗户钉得明亮,
"侧开朱户":侧面开着红色的门户,
"断莫乱教人到":一定不要随便让人进来。
"重阴未解":浓厚的阴云还未消散,
"云共雪、":云和雪仿佛商量着什么、
"商量不了":一直没有停歇。
"青帐垂毡要密":青色的帐子垂下厚厚的毡子,要显得严实,
"红炉收围宜小":红色的火炉周围,人围聚着最好人少些。
"呵梅弄妆试巧":对着梅花呵气,整理妆容,试着展现精巧的模样。
"绣罗衣、":绣绫罗衣裳、
"瑞云芝草":有着云纹和灵芝草图案。
"伴我语时同语":你和我说话时一同交谈,
"笑时同笑":欢笑时一同欢笑。
"已被金尊劝倒":已经被金杯劝酒,渐渐醉倒。
"又唱个新词故相恼":你又唱着新填的词曲,故意来逗弄我。
"尽道穷冬":都说深冬时节难熬,
"元来恁好":原来也能这样美好。
北宋词人
王观(?~?),北宋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嘉祐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任扬州江都县令时,曾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王观能词,格近柳永,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语多清隽,构思新颖,造语佻丽。他亦能诗,时人谓有唐人乐府风韵。著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高阳台》《红芍药》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开篇描绘冬日居所的景致与气候。“霜瓦”“风帘”点明环境,“鸳鸯”“翡翠”作为装饰,增添了居所的雅致;“今年早是寒少”直接写出今年冬天寒冷程度较轻的特点。这三句以景物与气候的描写,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为后文的生活场景铺垫了轻松的基调。“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承接前文的居所描写,转向对居所环境的进一步刻画。“矮钉明窗”“侧开朱户”展现窗户与门户的设置,透着几分精巧;“断莫乱教人到”则表明希望保持居所清静、不被外人打扰的心思。此句通过对居所细节的描写,暗含着对安宁生活的珍视,让场景更具生活气息。“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视角转向室外的天气。“重阴未解”写出阴云浓重未散的状态,“云共雪、商量不了”以拟人手法,赋予云和雪以人的情态,仿佛它们在商议着什么,迟迟没有停歇。这里用拟人手法让天气描写更生动,既呼应了前文“寒少”的气候,又为室内的温暖舒适做了反衬。“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回到室内,描写防寒取暖的布置。“青帐垂毡要密”写出帐子和毡子垂下以隔绝寒气的状态,“红炉收围宜小”则表明火炉周围人围聚得少些更合适。这两句通过对室内布置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温暖、静谧的氛围,体现出对舒适生活的细致安排。下片“呵梅弄妆试巧”,下片聚焦人物的动作情态。“呵梅”写出对着梅花呵气的轻柔动作,“弄妆试巧”则描绘整理妆容、展现精巧模样的状态。此句以简洁的动作描写,勾勒出人物的娇柔与闲雅,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与上片的环境描写相呼应。“绣罗衣、瑞云芝草”,描写人物的衣着装饰。“绣罗衣”点出衣物的材质与精致,“瑞云芝草”是衣上绣的图案,“瑞云”“芝草”都带有吉祥的寓意。这句通过对服饰的描写,既展现了人物的美好,又暗含着对吉祥生活的向往,让人物形象更丰满。“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刻画人物间的互动。“语时同语”“笑时同笑”写出两人言行一致、默契相伴的状态,透着亲密与和谐。此句以简练的语言,传递出相处的融洽与愉悦,情感真挚自然,让生活场景更显温馨。“已被金尊劝倒”,描写宴饮中的情景。“金尊”指精美的酒杯,“劝倒”则表明在劝酒中渐渐醉倒的状态。这句通过宴饮的细节,展现出相聚的欢愉,进一步丰富了生活场景的内容,让欢乐的氛围更浓厚。“又唱个新词故相恼”,承接宴饮的欢愉,描写后续的互动。“唱个新词”展现出娱乐的场景,“故相恼”则带着故意逗弄的意味,实则是亲密间的玩笑。此句以轻松的笔调,写出相处中的情趣,让情感表达更细腻,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尽道穷冬,元来恁好”,以感慨收束全词。“尽道穷冬”点出人们对深冬的普遍看法,“元来恁好”则表达出自己感受到的冬日美好。这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当下生活的愉悦,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传递出对眼前幸福的珍惜与满足。
上一篇:宋·王观《减字木兰花·百年能几》
下一篇:宋·王观《雨中花令·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