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àng
táo
shā
·
·
yáng
méi

朝代:宋作者:王观浏览量:1
shǒu
shuǐ
jīng
pán
lěi
xiān
wán
hóng
xiāo
jiǎn
suì
què
chéng
tuán
dòu
ān
pái
jīn
biàn
guān
wèi
shèng
jiāng
hán
zhǐ
bèi
suān
jiāng
bān
kàn
dàn
xiāng
xiāo
chán
zhòu
sǔn
cái
dào
cháng
ān

译文

白皙的手托着水晶盘,盘中堆叠起如仙丹般圆润的杨梅果丸。像红色丝绸剪碎后聚成一团。使得表面布满像金粟一样的东西,哪里像鸡冠。其味清冽甘美,胜过那清凉的玉浆美酒,只因为它最宜那酸中带甜的滋味。莫要把它与荔枝等甜果混为一谈。果色已褪、香气消散,只剩一身憔悴模样,才刚运至长安。

逐句剖析

"素手水晶盘":白皙的手托着水晶盘,

# 水:一作不。

"垒起仙丸":盘中堆叠起如仙丹般圆润的杨梅果丸。

"红绡剪碎却成团":像红色丝绸剪碎后聚成一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使得表面布满像金粟一样的东西,

"何似鸡冠":哪里像鸡冠。

"味胜玉浆寒":其味清冽甘美,胜过那清凉的玉浆美酒,

"只被宜酸":只因为它最宜那酸中带甜的滋味。

"莫将荔子一般看":莫要把它与荔枝等甜果混为一谈。

"色淡香消僝僽损":果色已褪、香气消散,只剩一身憔悴模样,

# 僝僽:一作筠荳。

"才到长安":才刚运至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浪淘沙·杨梅》是宋代王观所作的一首词。词人以细腻笔触勾勒杨梅的形、色、味。上阕从视觉角度描绘杨梅,如放在水晶盘里似仙丸,像红绡剪碎成团,表面金粟般的颗粒如鸡冠。下阕从味觉等方面赞美杨梅,称其味胜玉浆,虽宜酸但别具风味,强调不能将其与荔枝等同看待,体现杨梅独特魅力。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杨梅独特品质的喜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王观(?~?),北宋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嘉祐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任扬州江都县令时,曾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王观能词,格近柳永,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语多清隽,构思新颖,造语佻丽。他亦能诗,时人谓有唐人乐府风韵。著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高阳台》《红芍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素手水晶盘,垒起仙丸”,开篇描绘出一双纤白的手将杨梅放置在晶莹剔透的水晶盘中,把杨梅比作“仙丸”,一下子赋予杨梅超凡脱俗的气质,既写出了杨梅的珍贵,也通过“素手”与“水晶盘”营造出雅致的氛围。“红绡剪碎却成团”,此句运用比喻,把杨梅的外形比作剪碎后又团聚在一起的红色薄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杨梅色泽鲜艳、圆润饱满的形态。“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进一步描写杨梅表面分布的果粒如同金粟一般,与鸡冠相比,突出杨梅独特的外观,且“逗得”一词赋予杨梅活泼俏皮之感。下片:“味胜玉浆寒,只被宜酸”,直接点明杨梅的味道,说它的美味胜过寒冷的玉液琼浆,强调其酸甜可口的独特风味,“只被宜酸”道出杨梅酸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莫将荔子一般看”,作者告诫不要将杨梅与荔枝同等看待,表明杨梅有着不同于荔枝的独特魅力,有突出杨梅价值的意味。“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化用杨贵妃喜食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说杨梅还没到长安就已经颜色变淡、香气消散,惹人怜惜,委婉地表达出杨梅不易保存、运输艰难,也暗含对杨梅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独特品质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观《清平乐·应制》

下一篇:宋·王观《忆黄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