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yáng
tái
·
·
hóng
táo
sāi

朝代:宋作者:王观浏览量:1
hóng
táo
sāi
qīng
huí
liǔ
yǎn
sháo
huá
sān
fēn
rén
guī
lái
kōng
jiào
cǎo
yuàn
wáng
sūn
píng
míng
diǎn
cuī
huā
mèng
bàn
lán
zhěn
chū
wén
wèn
dōng
jūn
yīn
shén
jiāng
chūn
lǎo
liǎo
xián
rén
dōng
jiāo
shí
xiāng
chén
mǎn
xuán
ān
pái
zhěng
dùn
diāo
lún
chèn
fāng
shí
gòng
xún
dǎo
shàng
hóng
yún
zhū
yǐn
huáng
jīn
dài
suàn
dào
tóu
zǒng
shì
míng
xián
chóu
bàn
bēi
qiū
bàn
shāng
chūn

译文

红色浸染桃花,如美人腮晕,柳叶初生,如青眼微睁,美好春光已逝三分之一。人还没有归来,徒然让春草埋怨游子。黎明时分几点催花的细雨,在梦半残时、斜靠枕头初次听见。问春神,为什么让春天匆匆流逝,使闲人老去。东郊十里之外,道路上扬起的尘土柔软且散发着芬芳,我急忙安排好骏马的装备,整顿好华丽的马车。趁着美好的时光,一同去寻觅那海岛上如云霞般绚烂的美景。身着朱衣牵马、佩戴黄金带,仔细想来,最终得到的不过是虚名罢了。不要空自忧愁,这一半是为秋天的萧瑟而悲伤,一半是为春天的离去而伤感啊。

逐句剖析

"红入桃腮":红色浸染桃花,如美人腮晕,

"青回柳眼":柳叶初生,如青眼微睁,

"韶华已破三分":美好春光已逝三分之一。

"人不归来":人还没有归来,

"空教草怨王孙":徒然让春草埋怨游子。

"平明几点催花雨":黎明时分几点催花的细雨,

# 平明:黎明。

"梦半阑、":在梦半残时、

"欹枕初闻":斜靠枕头初次听见。

# 欹:一作敧。

"问东君":问春神,

"因甚将春":为什么让春天匆匆流逝,

"老了闲人":使闲人老去。

# 了:一作却。

"东郊十里香尘满":东郊十里之外,道路上扬起的尘土柔软且散发着芬芳,

# 满:一作软。

"旋安排玉勒":我急忙安排好骏马的装备,

"整顿雕轮":整顿好华丽的马车。

# 雕轮:雕绘得十分漂亮的车子。

"趁取芳时":趁着美好的时光,

"共寻岛上红云":一同去寻觅那海岛上如云霞般绚烂的美景。

"朱衣引马黄金带":身着朱衣牵马、佩戴黄金带,

"算到头、":仔细想来,

"总是虚名":最终得到的不过是虚名罢了。

"莫闲愁":不要空自忧愁,

"一半悲秋":这一半是为秋天的萧瑟而悲伤,

"一半伤春":一半是为春天的离去而伤感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阳台·红入桃腮》是宋代词人王观创作的一首词。词中以“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等句描绘春景,流露对时节的感触,展现出其新丽轻狂的词作风格。作为柳永词风的学习者,王观在此词中延续了慢词铺陈的写法,通过细腻的景物刻画传递情感,被列为其代表作之一,亦反映出北宋慢词创作的兴盛景象。全词以清丽笔触写春之生机,于轻俏笔墨中见情致,既承续柳永词的婉转韵味,又自成新丽格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王观(?~?),北宋词人。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嘉祐进士,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任扬州江都县令时,曾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王观能词,格近柳永,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语多清隽,构思新颖,造语佻丽。他亦能诗,时人谓有唐人乐府风韵。著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高阳台》《红芍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春题材的词。介绍了词人以春景起兴的创作背景,描绘了早春桃花红润、柳叶返青的生机景象,体现了新丽轻狂的词风,营造出春景明媚而人未归的惆怅氛围,表达了对韶光易逝的感慨与及时行乐的人生主题。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开篇。词人先描绘桃花红润如美人面颊、柳叶泛青似睡眼初睁的早春景象,借烂漫春景引出时序流转的感慨。又以生机盎然的物象为下文“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的惆怅情感做铺垫,使春光烂漫与人事怅惘形成情绪反差,自然引出对韶光易逝的慨叹与及时行乐的主题,体现其“新丽轻狂”的词风特色。

3. 分段赏析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以拟人手法写桃花柳眼,点明早春时节。“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由景及人,写人未归,草生怨,暗寓思念与孤寂。“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细雨催花,梦境半残,营造朦胧愁绪。“问东君,因甚将春,老却闲人”,质问春神,为何让春老去闲人,将惜春与自伤情怀推向高潮。​“东郊十里香尘软,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转写东郊游春的热闹,展现及时行乐的场景。“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呼吁趁芳时寻美景,享受当下。“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以权贵形象与虚名对比,点明功名虚幻。“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收束全词,劝勉放下闲愁,体现超脱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观《减字木兰花·三皇五帝》

下一篇:宋·王观《减字木兰花·寿女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