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飒飒风雨鸣":墨竹在风雨中飒飒作响,
"垂鸾舞凤翻青绶":如鸾凤舞动翻飞青色绶带。
"一竿珍重几百缗":一根竹竿珍贵胜过几百缗钱,
"奚啻渭川三万亩":更胜渭川三千里的竹林浩瀚。
"金锵玉戛空琴声":竹声如金石琴瑟般清越,却无实际琴音,
"婢行奴颜谢花柳":婢女行走时奴颜婢膝,愧对花柳。
"得亭真从寂寞间":它生于寂寞却卓然独立,
"卓古高标压群丑":高洁品格压倒世间丑态。
"不须辨直致湘江":无需刻意追求湘江之竹,
"便觉满窗凉意透":只觉满窗都是清凉意境。
"挺然叶节抱风孤":竹节挺拔孤高抱风而立,
"顿应君子虚心受":正如君子虚心接受教益。
"雷迸箨龙龙欲走":雷雨中竹叶如龙欲飞,
"樱笋纷纷徒适口":春笋纷纷却只供口腹之欲。
"破除肉味若闻韶":抛弃肉食的欲望如闻韶乐,
"王猷笑咏还依旧":像王徽之那样笑咏自得。
"藉槛湘阴净简书":倚靠湘竹荫下的栏杆,净心研读简册,
"接地春华幻尘垢":隔绝世俗尘埃保持高洁。
"佛手笔端别有神":挥动画笔的瞬间仿佛有佛手点化,
"往来平安报良友":传递平安问候给知心好友。
"前时无偶后无继":从前不曾有过与之相似的,往后也难有能承续它的,
"奇宝秘灵宜永久":这奇珍般的灵物应当永远留存世间。
# 奇:一作寄。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墨君飒飒风雨鸣”,开篇以拟声词“飒飒”摹写风雨中竹叶摇曳之声,“墨君”的称呼赋予竹子人格化特征,展现其动态美感。“垂鸾舞凤翻青绶”运用比喻,将竹枝比作飞舞的鸾凤,青色竹叶如绶带翻飞,画面生动绚丽。“一竿珍重几百缗”通过夸张手法强调墨竹的艺术价值远超金钱衡量,“奚啻渭川三万亩”以渭川竹海为对比,突出眼前墨竹的珍贵。“金锵玉戛空琴声”用清脆的金玉之声比喻竹叶摩擦声,赋予其音乐美感。“婢行奴颜谢花柳”以贬低凡花俗柳来衬托墨竹的高洁。“得亭真从寂寞间”表现墨竹生于幽静却卓尔不群的气质。“卓古高标压群丑”直抒胸臆,赞美墨竹超凡脱俗的品格。“不须辨直致湘江”转入抒情,表达无需刻意追求自然之竹的意境,“便觉满窗凉意透”以通感手法写墨竹带来的清凉感受。“挺然叶节抱风孤”刻画竹节挺拔孤高的形象,暗喻君子品格。“顿应君子虚心受”以竹之挺拔有节、中空,呼应君子虚心纳物的品格,托物言志,凝练传神。“雷迸箨龙龙欲走”用“箨龙”比喻新笋破土的动态美,“樱笋纷纷徒适口”以春笋的可口反衬墨竹的精神价值。“破除肉味若闻韶”将品竹比作聆听韶乐,提升精神境界。“王猷笑咏还依旧”借用王子猷爱竹典故,表现文人雅趣。“藉槛湘阴净简书”描绘竹影映窗的清雅场景,“接地春华幻尘垢”以春花尘垢作对比,突出墨竹的超脱。“拂手笔端别有神”赞叹画家笔下墨竹的神韵,“往来平安报良友”赋予墨竹传递祝福的寓意。“前时无偶后无继”强调墨竹的独特稀有,“奇宝秘灵宜永久”总结全诗,表达对墨竹永恒价值的珍视。
上一篇:宋·秦观《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