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hǎi
cháo
·
·
guǎng
广
líng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xīng
fēn
niú
dǒu
jiāng
lián
huái
hǎi
yáng
zhōu
wàn
jǐng
fēng
huā
xiāng
yīng
rén
zhū
lián
shí
dōng
fēng
háo
jùn
hóng
zhào
chūn
jīn
fēi
gài
xiāng
cóng
xiàng
chuí
yáng
huà
qiáo
nán
běi
cuì
yān
zhōng
zhuī
guó
fán
xióng
yǒu
lóu
guà
dǒu
yuè
guān
héng
kōng
wén
jǐn
zhì
fān
míng
zhū
jiàn
nìng
lùn
què
lóng
wǎng
shì
zhú
hóng
鸿
dàn
luàn
yún
liú
shuǐ
yíng
dài
gōng
zuì
hǎo
huī
háo
wàn
yǐn
pīn
qiān
zhōng

译文

这是牛宿和斗宿的交汇之处,辖境一直连接到淮河与东海,扬州这个地方人口极为繁盛。花开的时候路面散发着香气,黄莺啼叫的时候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十里春风,吹动着窗前的珠帘。扬州城的英俊少年,气概如虹,金章紫绶,映照着春日阳光,华丽的车马与之相从。走进那种满垂杨柳的深巷,画桥南北都笼罩在缭缭青烟中。昔日的故乡是多么繁盛啊。有迷楼与星辰相接,有月观横亘长空。用锦缎制造船帆,把明珠洒向舟中,更不用说什么鱼龙雀马一类的杂戏了。往事已经随鸿雁飞去,如今只有乱云流水,仍然环绕在古行宫之前。不如还是挥毫万字,饮尽千盅美酒吧。

逐句剖析

"星分牛斗":这是牛宿和斗宿的交汇之处,

# 星分牛斗:古代将天空星宿分为十二组,分主天下十二州。

"疆连淮海":辖境一直连接到淮河与东海,

# 疆连淮海:《书·夏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指扬州北至淮河,南连大海。

"扬州万井提封":扬州这个地方人口极为繁盛。

# 万井提封:《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古代八家为井,万井即八万余户,此极言扬州人烟繁盛。提封,大略、通共的意思。

"花发路香":花开的时候路面散发着香气,

"莺啼人起":黄莺啼叫的时候人们从睡梦中醒来,

"珠帘十里东风":十里春风,吹动着窗前的珠帘。

# 珠帘十里东风:化用唐杜牧《赠别》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东风,一作春风。

"豪俊气如虹":扬州城的英俊少年,气概如虹,

# 气如虹:形容人之豪迈超俊,气概非凡。,豪俊:满怀豪情壮志、才智出众之士。

"曳照春金紫":金章紫绶,映照着春日阳光,

# 曳照春金紫:意思是穿着华丽的春服。曳:拖。《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引申为穿戴。照:本义是光线射到,这里指服饰有迷人的色彩和光泽。金紫:本义指丞相、太尉、列侯等所佩之金印紫绶。《史记·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与要(腰)。”这里指贵人的华丽服饰。

"飞盖相从":华丽的车马与之相从。

# 飞盖:疾驶的马车。盖,车篷。

"巷入垂杨":走进那种满垂杨柳的深巷,

"画桥南北翠烟中":画桥南北都笼罩在缭缭青烟中。

# 画桥:装饰有花纹的桥。

"追思故国繁雄":昔日的故乡是多么繁盛啊。

# 故国:指故乡。

"有迷楼挂斗":有迷楼与星辰相接,

# 挂斗:好像高挂在星斗上一样。,迷楼:在扬州西北,为隋炀帝淫乐场所。

"月观横空":有月观横亘长空。

# 月观:观阁名,隋炀帝曾与萧妃住于此。南朝宋徐湛之在扬州所建楼观。

"纹锦制帆":用锦缎制造船帆,

# 纹锦制帆:以锦缎作船帆。《大业拾遗记》:“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彩缆,穷极侈靡。”

"明珠溅雨":把明珠洒向舟中,

# 明珠溅雨:《隋遗录》载:炀帝让宫女在龙舟上洒明珠,模拟雨雹的声音。

"宁论爵马鱼龙":更不用说什么鱼龙雀马一类的杂戏了。

# 爵马鱼龙:爵通“雀”,爵马鱼龙泛指百戏杂耍。鱼龙之戏始自两汉《汉书·西域传》载:“作曼衍鱼龙角之戏以观视之。”爵马:指雀马一类的玩物。鱼龙:一种百戏表演节目。

"往事逐孤鸿":往事已经随鸿雁飞去,

"但乱云流水":如今只有乱云流水,

"萦带离宫":仍然环绕在古行宫之前。

# 离宫:行宫,古代帝王在正宫之外筑的宫室。,萦带:萦绕。

"最好挥毫万字":不如还是挥毫万字,

"一饮拚千钟":饮尽千盅美酒吧。

# 一饮拚千钟:以上两句是直接套用欧阳修的成句,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一词中有“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拚,舍弃,不顾惜的意思。钟,古代圆形的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海潮·广陵怀古》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一首别具特色的词。向来以婉约词风著称的秦观,在此作中展现出阔大豪迈的格调。上阕起笔三句发调高亢,以磅礴之势勾勒出扬州辽阔的疆域与稠密的人口,尽显包揽宇宙的气势。随后,词人由风物至市民,再到士子官宦,层层铺叙,生动展现出扬州景物的秀美与生活的奢华富足。下阕转入怀古,词人以细腻笔触,将“故国繁雄”展现得淋漓尽致。徐湛之的月观、隋炀帝的迷楼,纹锦制帆的游幸、明珠溅雨的排场,以及充满烟火气的市井风习,昔日纸醉金迷的场景一一呈现。结尾处,词人以乱云飞渡、流水潺潺寄寓繁华不再的悲凉,又以“拚却一醉”振起,尽显奔放豪情。全词语言优美,场面宏大,意境高远,起笔气势雄壮,收束襟怀坦荡,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秦观于《与李乐天简》中叙及扬州之行:常驾扁舟,沿邗沟南下,抵达广陵,畅游九曲池,探寻隋朝遗迹。步入大明寺,品饮蜀井之水,登上平山堂,轻抚欧阳修手植之柳,吟诵其诗作,不禁感慨万千。随后登临摘星寺,此地原为迷楼旧址,地势高耸,金陵、海门诸山,清晰可见于脚下。此番游览所见,景致之妙不逊于会稽望海亭,只是规模稍小。我每次登临此处,内心既感悲怆又觉欣喜。人生无常,唯有随遇而安,方能保持豁达心境。此词或创作于此次游历之后,词中迷楼、平山堂等意象与游历经历相符,词中所抒情感与“人生无常,随遇而安,方能畅意”的感悟一致,当属怀古抒怀、豁达洒脱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词中描绘了宋代扬州城的富庶繁华之景,追忆隋炀帝时期扬州的富丽堂皇,借今昔对照,抒发繁华不再的悲凉感慨,同时以“拚却一醉”展现豪迈奔放的襟怀。

2. 写作手法

化用:“星分牛斗,疆连淮海”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句式。王勃以“星分翼轸”点明滕王阁的天文分野,“地接衡庐”指出其地理位置;秦观在此将“翼轸”换为“牛斗”,“衡庐”改为“淮海”,从天文地理角度点明扬州的星野分野与连接淮海的优越地理位置,赋予词句历史文化底蕴,凸显扬州州郡的雄阔气象,为全词奠定宏大的基调。用典:“爵马鱼龙”运用典故,此典关联扬州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扬州在两汉时期十分繁华,后在汉末乱世及南朝经历几场兵祸逐渐衰败,如南朝宋孝武帝时竟陵王刘诞谋反,使扬州变成荒城,鲍照因此作《芜城赋》。隋炀帝时扬州又有迷楼月观等繁华盛景。词人用“爵马鱼龙”将这些不同时期扬州的命运串联起来,暗示眼前扬州的珠帘十里、照春金紫的繁华,也会如同历史上的过往一样,终将成为明日的孤鸿往事、乱云流水,增添了词的历史厚重感与深沉的哲思。借景抒情:“乱云流水,萦带离宫”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描写如今只有飘浮的乱云、潺潺的流水环绕着荒废的离宫这一景象。据《大业杂记》记载,隋炀帝曾在长安与扬州之间修建四十多所离宫,而到宋朝时这些离宫早已荒废。词人借这荒败之景,抒发了繁华易逝、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慨,使抽象的情感通过具体的景物得以生动展现,表达含蓄而深沉。

3. 分段赏析

上片:“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三句是对扬州的宏观总写。词人模仿王勃《滕王阁序》“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句式,从天文地理角度落笔,“星分牛斗”点明扬州的星野分野,“疆连淮海”指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连接淮海之地,“扬州万井提封”则极言扬州人口众多、规模宏大,宛如电影航拍镜头,为读者呈现出扬州州郡的雄阔气象,提纲挈领。“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三句是对扬州美人的特写。此时正值芳春时节,道路两旁花朵盛开,香气弥漫,绿树丛中黄莺啼鸣,人们也随之而起。满城充满生机,家家户户卷起珠帘,美人如云,“珠帘十里东风”生动展现出扬州城的活色生香、丽影处处,营造出令人沉醉的氛围。“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三句是对扬州俊彦豪杰的刻画。这些豪杰气概飞扬,气如虹霓。他们身着高贵华丽的服饰,在春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成群结队,乘车出游,“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描绘出他们出行时的盛大场面,与上文美人之景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富丽堂皇的都市行乐图。“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两句归结到词人自身。词人游赏归来,进入垂杨掩映的巷陌,走过翠烟缭绕的画桥,从这两句可看出词人居处环境的妍丽,也透露出其情绪的高昂。下片:“追思故国繁雄”一句作为过渡,从抚今转到怀古,“追思”二字领起以下内容,展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盛景。秦观是高邮人,属扬州,称扬州为“故国”十分恰当。“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几句具体描绘扬州往昔的繁华。“迷楼挂斗,月观横空”写出迷楼高耸入云,连接星斗,月观凌空而立,隋炀帝和萧妃曾在此赏月作诗;“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则描述了以纹锦制成的船帆连绵千里,宫女手中的明珠落下,在甲板上溅起如雨点般的声响,尽显繁华豪奢;“宁论爵马鱼龙”更将种种珍禽异兽、杂耍百戏等不可胜数的景象一笔带过,进一步突出扬州昔日的繁盛。“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三句,写昔日的繁华已成为往事,如同孤鸿一去不返。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如今只有乱云飘浮、流水潺潺,环绕着荒废的离宫。据《大业杂记》记载,隋炀帝在长安与扬州之间修建了四十多所离宫,而宋朝时这些离宫早已荒废,体现出景随昔人没,事与孤鸿去,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末二句的感叹承上而来,化用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中与扬州有关的典故,表达出世事无常、盛衰不定的感慨。唯有旷达洒脱,随缘自适,尽情挥毫泼墨、饮酒作乐,方能从无常中得到解脱,与秦观《与李乐天简》中“人生岂有常?所遇而自适,乃长得志也”的思想相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首言州郡之雄壮,提挈全篇。次言途中之富丽,人物之豪俊。次乃及游赏归来,垂杨门巷,画桥碧阴,言居处之妍华,层层写出,如身到绿杨城郭。下阕追怀炀帝时,其繁雄尤过于今日,迷楼朱障,极侈泰之娱;而物换星移,剩有乱云流水,与唐人过隋故宫诗“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及“闪闪寒磷犹得意,夜深来往豆花丛”句,其感叹相似。

近代俞陛云《词境浅说》

# 少游扬州词云“宁论爵马鱼龙”,爵马鱼龙,出鲍照《芜城赋》。

不详曾季狸《艇斋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睡足轩二首·其二》

下一篇:宋·范成大《荣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