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lìng
·
·
yīng
zuǐ
zhuó
huā
hóng
liū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yīng
zuǐ
zhuó
huā
hóng
liū
yàn
wěi
diǎn
绿
zhòu
zhǐ
lěng
shēng
hán
chuī
chè
xiǎo
méi
chūn
tòu
jiù
jiù
rén
绿
yáng
shòu

译文

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天寒手冷,玉笙冰凉,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照这样吹下去,照这样吹下去,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逐句剖析

"莺嘴啄花红溜":黄莺用嘴衔过的花更加红润,

# 红溜:形容花朵娇红。

"燕尾点波绿皱":燕子用尾点扫的水波泛起绿色的涟漪。

# 绿皱:形容春水绿波。

"指冷玉笙寒":天寒手冷,玉笙冰凉,

# 玉笙:珍贵的管乐器。

"吹彻小梅春透":吹奏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听者都感到激越、雄浑,春意盎然。

# 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依旧":照这样吹下去,

"依旧":照这样吹下去,

"人与绿杨俱瘦":一定会让人和绿杨都会变得潇洒清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是北宋秦观所作的词,一说作者不详。该词主题为伤春怀人,通过描绘春天莺嘴啄花、燕尾点波的美好景色,以及人物吹笙的情景,触景生情,表达了词人因春光流逝而生发的伤春之情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此词开篇描绘明媚春光,后转写人物内心悲苦,化用前人诗句增添词的韵味。首二句“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生动展现春日生机;三、四句“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借吹笙传达出内心的清冷孤寂;结尾“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以景衬情,将人物的消瘦与绿杨相联系,突出伤春怀人的情感。全词语言柔婉,情思悱恻,将伤春念远之情巧妙融入到对春景的描绘之中,情景兼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人因卷入党祸,被贬至杭州任职,不久后又遭削职,流徙至湖南郴州。在这段坎坷的经历中,与家人、朋友聚散匆匆,难得团圆。仕途之上,不被赏识重用,屡遭贬谪,心中满是郁愤。正值此时,春日的秀丽风光映入眼帘,那盎然的生机与自己的落寞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触景生情,心中的孤独与落寞愈发浓烈,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内心的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描绘了春日里莺啄花、燕点波的明媚景象,以及词人吹奏玉笙的情景,借春光的盛衰过程,展示出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词中以乐景衬哀情,通过花红柳绿的春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同时化用前人诗句,将伤春之情与怀人之思巧妙融合,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触景生情:“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词人看到春天莺嘴啄花、燕尾点波的美好春景,由此引发了内心的伤春之情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将情感寄托于眼前之景。反衬:以乐景写哀情,词的开篇“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明媚春景,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然而词人却因伤春怀人而内心悲苦,以如此美好的春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哀愁与孤寂。化用:“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转作悲苦之语,在明媚春光下,女主人公却有忧伤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3. 分段赏析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直笔描绘春天美景,运用细腻的笔触,“溜”字生动展现花红的鲜艳欲滴,“皱”字形象状摹水波荡漾之态,以乐景写春,突出自然春光的美好。从愉快景象起笔,反衬出心境的悲苦,借春光盛衰展示伤春念远之情。“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笔锋一转,化用李璟词句,转作悲苦之语,在明媚春光下,女主人公却有忧伤情绪,形成鲜明对比。“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为点题之笔,将人与绿杨相提并论,以生动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柳絮杨花象征春色渐老、春光即逝,也承载着别情相思,让人联想到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画面,“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味蕴含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纪别之作,句最工丽。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拟郡学试东风解冻》

下一篇:宋·秦观《墨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