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迢迢尽":漏壶中的水渐渐滴尽了,星空变得黯然,
# 玉漏:即报更滴漏之声。
"银潢淡淡横":银河淡淡地横在天上。
# 银潢:银河。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天汉台》诗:“汉水东流旧见径,银潢左界上通灵。”
"梦回宿酒未全醒":我从梦中醒来,可因昨夜醉酒,现在尚未完全清醒,
# 宿酒:隔夜之酒。白居易《早春即事》诗:“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梦回:梦醒。
"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邻家公鸡的报晓声阵阵传人耳中,仿佛在催促我们起床,可我们两情缝络,万般不舍,是那样害怕天亮。
"臂上妆犹在":我迷惑这一切是真实的还是在梦中,可看看我的臂上,赫然留着她的胭脂和香粉的痕迹,余香袅袅,
# 臂上妆犹在:此处指晨起别情。唐元稹《会真记》:“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妆:指梳妆所施脂粉。
"襟间泪尚盈":我的襟袖上尚有几点她滴落的泪痕,才知道这不是虚幻。
"水边灯火渐人行":从窗户望出去,远处的水边有几点灯火闪烁,接着又隐约听到有行人在走动,
"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西边的天际,一钩残月和几颗寥落的晨星在相依相伴,闪着黔淡的光辉。
# 三星:参星。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是一首词,也是一种赠妓词。全词围绕一对恋人春宵惜别的场景展开,以“怕”字为核心情感,通过描绘春夜将尽、天明将至的紧迫时刻,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离别之情。词中未直抒胸臆,而是借淡雅的景物烘托氛围,呈现了深藏于欢愉背后的淡淡哀愁与孤寂。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开篇以夜色深沉起笔,通过“玉漏迢迢”暗喻夜已极深,时间漫长难捱,实则反衬二人彻夜未眠的煎熬。双关:结尾“一钩残月带三星”既绘凄清夜色,又暗藏“心”字形状,巧妙呼应营妓陶心儿之名,以景结情,使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余韵悠长。侧面描写:“泪滴染成红粉印,鬓鸦飞堕苍苔冷”转写女子临别泪痕,借缠绵恩情之后的妆痕泪点,作侧面渲染,紧扣离人来写,暗喻深情难舍。
3. 分段赏析
开篇以夜色深沉起笔,绘凄清之景,寓悲伤别情。通过“玉漏迢迢”暗喻夜已极深,时间漫长难捱,实则反衬二人彻夜未眠的煎熬。“尽”字点明天明将至的紧迫,与“迢迢”形成矛盾张力,凸显离别前的焦灼与无奈。“银潢淡淡横”描绘银河横斜的黎明天象,以空阔孤寂之景烘托人物内心的怅惘,为全词奠定凄清基调。三四句由室外而室内,由景而人,写主人公恍惚迷离之态。“梦回”二字,并非指沉沉睡梦而言,而是指伤情过度,好像做梦一般。“宿酒未全醒”暗示昨夜借酒消愁的沉痛,侧面表现离情之深重;“邻鸡催起”以无情鸡鸣反衬人之不忍离别,将“怕天明”的矛盾心理层层推进,强化了离别时刻的挣扎与不舍,感人至极。过片二句转写女子临别泪痕,情不能已。借“红粉印”“鬓鸦飞堕”等细节刻画其憔悴容颜,暗喻深情难舍。通过妆痕与冷苔的意象组合,作侧面渲染,紧扣离人来写,既写女子孤寂,又反衬男子别后之怅惘,含蓄传递离愁的绵长。最后二句以景结情,写别去后的失意伤怀。描绘黎明时分水边灯火零星、行人渐现的萧瑟画面。在如此凄清的环境之中,别离所爱所恋而踏上无尽征途,内心无限茫然,离愁别绪涌上心头。“一钩残月带三星”暗藏“心”字形状,既写天象之清冷凄切,又巧妙呼应所赠营妓陶心儿之名,以双关语收束全词,使离别之情与隐秘情思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是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赠妓词作。全词通过夜色将尽、天明将至的特定时段展开叙事,寓情于景,虚实相生。全词语言凝练,意象清雅,于淡墨轻染间传递出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兼具婉约词风与赠妓文学的隐秘情思。
# 又《赠陶心儿》“一钩残月带三星”,亦隐“心”字。山谷赠妓词:“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添心?”亦隐“好闷”二字云。
《词晶》卷三
# “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对此则丑。
《古今词统》卷七
# 秦淮海“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只作晓景,佳!若指为心儿谜语,不与“女边著子,门里挑心”同堕恶道乎?
《填词杂说》
# 少游赠歌妓陶心儿《南歌子》词云(略)。末句暗藏“心”字,子瞻诮其恐为他姬厮赖也。
《词苑丛谈》卷三
# 词中如“玉佩丁东”,如“一钩残月带三星”,子瞻所谓恐他姬厮赖,以取娱一时可也。乃子瞻《赠崔廿四》,全首如离合诗,才人戏剧,兴复不浅。
《七颂堂词绎》
# 以人名字隐寓词中,始于少游之“一钩斜月带三星”。
《灵芬馆词话》卷二
# (结句)双关巧合,再过则伤雅矣。
《词则·闲情集》卷一
# 秦少游在蔡州,眷营妓陶心儿,别时为赋《南歌子》云(略)。末句盖暗藏“心”字。东坡见此词笑曰:“此恐被他姬厮赖耳。”
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
# 秦少游赠妓陶心儿《南歌子》“天外一钩残月挂三星”,黄山谷《两同心》词“你共人女边著子,争知我门里挑心”,又《少年心》词:“似合欢桃核,真堪人恨,心儿里有两个人人”,皆谜语也。《云溪友议》载晋公弟子裴诚,与温岐为友。裴有《南歌子》云(略)。二人又为新添声《杨柳枝》词,饮筵竟唱其词而打令也。词云(略)。知秦、黄之词,盖有所本。
《冒鹤亭词曲论文集》
# 词章家隽句,每本禅人话头。如忠国师云:“三点如流水,曲似刈禾镰。”(《五灯会元》卷三),大同禅师云:“依稀似半月,仿佛若三星。”(《五灯会元》卷十六)皆模状心字也。秦少游赠妓陶心儿词则云:“一钩斜月带三星。”《稗海》本们白宅编》卷上极称东坡赠陶心儿词:“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以为善状物,盖不知有所本也。
近现代钱钟书《谈艺录》
上一篇:宋·秦观《一斛珠·秋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