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sōng
·
·
西
shān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chóng
luán
guò
yáo
guāng
huā
yōu
xiāng
qīng
míng
yǎo
ǎi
chén
dào
lóng
gōng
fèn
wài
qīng
liáng
jǐng
lóu
cāng
cuì
xūn
fēng
mǎn
shēng
huáng
fáng
zhōng
cháng
yáng
zhòu
zǒng
pái
chǎng
shí
biān
shì
jiàn
rén
zài
dàn
huāng
yān
màn
cǎo
máng
hǎo
lèi
bēi
zhōng
fāng
jiǔ
shǎo
liú
shù
miǎo
xié
yáng

译文

高高的山峦在雨后像碧色的美玉般闪耀着光泽。花草树木依次传递着清幽的香气。高远的天空云雾缥缈,没有一丝尘埃侵扰,和龙宫相比、这里格外清爽凉快。雨后初晴的景色在一座楼前显得一片苍翠。和暖的南风拂过山谷,带来如笙簧吹奏般的悦耳声响。不妨整天在这里徘徊漫游。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供人嬉戏的场所。曾经在石头边试剑的人如今在哪里呢,只留下荒野的烟雾、杂乱的野草,一片迷茫。正好用杯中的美酒祭奠,让树梢上的夕阳稍稍停留片刻吧。

逐句剖析

"崇峦雨过碧瑶光":高高的山峦在雨后像碧色的美玉般闪耀着光泽。

"花木递幽香":花草树木依次传递着清幽的香气。

"青冥杳霭无尘到":高远的天空云雾缥缈,没有一丝尘埃侵扰,

"比龙宫、":和龙宫相比、

"分外清凉":这里格外清爽凉快。

"霁景一楼苍翠":雨后初晴的景色在一座楼前显得一片苍翠。

"薰风满壑笙簧":和暖的南风拂过山谷,带来如笙簧吹奏般的悦耳声响。

"不妨终日此徜徉":不妨整天在这里徘徊漫游。

"宇宙总俳场":整个宇宙不过是一个供人嬉戏的场所。

"石边试剑人何在":曾经在石头边试剑的人如今在哪里呢,

"但荒烟、":只留下荒野的烟雾、

"蔓草迷茫":杂乱的野草,一片迷茫。

"好酹杯中芳酒":正好用杯中的美酒祭奠,

"少留树杪斜阳":让树梢上的夕阳稍稍停留片刻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入松·西山》是宋代秦观所作的一首词作,一说明代张綖所作。上片描绘雨后的美好景致,展现出山峦的清新、花木的芬芳,以及天空洁净、环境清凉的状态,还勾勒出楼阁被苍翠环绕、南风带来悦耳声响的画面,寄寓着对自然景致的喜爱之情;下片由眼前景致生发感慨,先是表达在此徜徉的惬意与对宇宙的旷达认知,随后转入对往昔人事的追思,流露出世事变迁的怅惘,最后以饮酒、惜斜阳的举动,传递出对时光的珍惜。此词语言清新雅致,将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在细腻的景致刻画中融入丰富情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对人生与时光的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崇峦雨过碧瑶光”,以“崇峦”点明描写对象为高大的山峦,“雨过”交代时间背景,“碧瑶光”则用比喻的手法,将雨后山峦的光泽比作碧色美玉的光彩,既写出了山峦的色彩,又凸显出雨后景物的清新明亮。“花木递幽香”中,“花木”是具体的景物,“递幽香”以“递”字赋予花木动态感,仿佛香气在花木间依次传递,细腻地写出了雨后花草树木散发香气的状态,清新而富有生机。“青冥杳霭无尘到,比龙宫、分外清凉”,先描绘高远天空中云雾缥缈且没有尘埃的洁净景象,“青冥”“杳霭”营造出开阔而朦胧的意境;再将此地与“龙宫”对比,用“分外清凉”突出此地的清爽宜人,通过想象中的仙境衬托现实景致的美好,进一步强化了雨后环境的洁净与舒适。“霁景一楼苍翠”,着眼于雨后初晴时的楼阁,“霁景”点明雨后放晴的背景,“一楼苍翠”以简练的语言写出楼阁被苍翠之色环绕的景象,将楼阁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致中,展现出画面的和谐统一。“薰风满壑笙簧”中,“薰风”指和暖的南风,“满壑”写出风的范围之广,“笙簧”本是乐器,这里用来比喻风声,以声写静,既写出了南风的柔和,又让山谷间的声响显得悦耳动听,为宁静的景致增添了灵动的气息。下片“不妨终日此徜徉”,直接抒发情感,“徜徉”一词写出在这样的景致中悠闲漫步的状态,传递出对眼前环境的喜爱与沉醉,自然地承接了上片对景物的描写,由景入情,过渡自然。“宇宙总俳场”以议论的方式,将广阔的宇宙比作供人嬉戏的场所,展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也暗示了在此地徜徉时,人能与天地相融的自在感。“石边试剑人何在,但荒烟、蔓草迷茫”,转入对往昔的追思,“石边试剑人”是想象中的人物形象,虽未直接描写,却能让人联想到曾经的豪情场景;“何在”的疑问带出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荒烟、蔓草迷茫”则以眼前的荒凉景象与往昔的豪情形成对比,突出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怅惘。“好酹杯中芳酒,少留树杪斜阳”,以具体的行为作结,“酹杯中芳酒”是饮酒祭奠的动作,暗含对往昔的缅怀;“少留树杪斜阳”则流露出希望美好时光(斜阳)能稍作停留的期盼,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眼前景致的珍惜结合在一起,情感真挚而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

下一篇:宋·秦观《次韵罗正之惠绵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