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厌承明":王公厌倦了在承明殿任职,
"出守南宫钥":离京出任南京的地方长官。
"结构得崇岳":他选址在高峻的山岳间建造了这座亭子,
"岿然瞰清洛":亭台巍峨,俯瞰着清澈的洛水。
"是时谪仙人":那时被贬的仙人苏东坡,
"发轫自庐霍":正从庐山、霍山一带启程而来。
"郊原春鸟鸣":郊外原野上春鸟啼鸣,
"来此动豪酌":他来到这里,触动豪情,设宴畅饮。
"报投一何富":酬答唱和的诗作是何等丰富,
"玉桉金刀错":如同玉案上错杂摆放的金刀般精美。
"新榜揭中楹":新题写的匾额悬挂在亭中楹柱上,
# 榜:一作牓。
"千载见远托":千年之后仍能见到其中寄托的深远意趣。
"朅来访陈迹":我如今前来寻访往昔的遗迹,
"物色属摇落":眼前景物正处于草木凋零的深秋。
"人烟隔凫雁":人烟隔着游弋的野鸭大雁,
"田畴带城郭":田野与城郭相连。
"红蕖陨风漪":红色的荷花在风中的涟漪里凋零,
"砂砾卷飞箨":砂砾卷起飘落的笋壳。
"青青陵上姿":唯有那陵墓上青青的草木,
"独汝森自若":唯独你依然茂密,安然自若。
"人生如博奕":人生就像下棋博弈,
"得丧难前约":得失胜负难以预先约定。
"金锤初控颐":金锤刚要触到脸颊,
"已复东方作":东方已迎来黎明。
"大明升中天":如今大明如日中天,
"龙鸾入阶阁":贤才如龙凤般进入朝廷楼阁任职。
"深惩渔夺弊":深刻惩戒盘剥掠夺百姓的弊端,
"法令一刊削":法令一一删改修订。
"斯民如解悬":百姓如同挣脱了悬挂的绳索,
"喜气郁磅礡":喜悦的气息浓郁充沛。
"公乎数登览":王公啊,您多次登高游览,
"行矣翔寥廓":此行必将翱翔于广阔天地。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分段赏析
“王公厌承明,出守南宫钥”,开篇交代了建亭的背景。“承明”代指朝廷,“厌承明”写出王公厌倦朝堂官场,“出守南宫钥”则说明其外放担任地方官的经历,简洁勾勒出人物不恋朝职、愿赴地方的形象,为下文写建亭作铺垫。“结构得崇岳,岿然瞰清洛”,描绘妙峰亭的地理位置与气势。“崇岳”点明亭子建在高山之上,“结构”写出建造的用心;“岿然”形容亭子高大稳固的样子,“瞰清洛”则以“俯瞰清澈洛水”的视角,凸显其地势之高与视野之阔,寥寥数字便让亭的雄姿跃然纸上。“是时谪仙人,发轫自庐霍”,引入另一位人物。“谪仙人”常用以称有才情的人,这里指李白般的高士;“发轫自庐霍”写其从庐霍一带出发而来,既点出人物的出处,又暗示其不凡的身份,为后文的宴饮场景埋下伏笔。“郊原春鸟鸣,来此动豪酌”,描绘春日宴饮的情景。“春鸟鸣”以春日郊野的鸟鸣渲染生机盎然的氛围,“动豪酌”则写出众人被此景触动,兴起豪饮的兴致,将自然之景与人文活动结合,画面鲜活而富有生气。“报投一何富,玉桉金刀错”,写宴饮中的唱和与器物之盛。“报投”指诗文唱和,“一何富”强调往来唱和的丰富,可见文友相聚的雅趣;“玉桉金刀错”描绘席间精美的餐具,以器物的华贵侧面烘托宴饮的隆重与欢乐。“新榜揭中楹,千载见远托”,写诗文留存的意义。“新榜揭中楹”指将佳作刻于亭中楹柱,“千载见远托”则道出这些文字能流传千年,承载着作者们深远的情怀与寄托,由眼前的场景延伸到对时间与精神传承的思考。“朅来访陈迹,物色属摇落”,转入诗人当下的行踪与时节。“朅来”意为前来,“访陈迹”点出诗人探寻往昔遗迹的目的;“摇落”指草木凋零,点明此时是萧瑟的秋景,奠定了凭吊古迹时略带伤感的基调。“人烟隔凫雁,田畴带城郭”,描绘眼前所见的远景。“人烟隔凫雁”写人烟与水鸟相隔,画面疏朗;“田畴带城郭”则将田野与城郭相连,展现出城乡交织的开阔景象,以景的辽远反衬“访陈迹”时的孤寂感。“红蕖陨风漪,砂砾卷飞箨”,聚焦近景的秋意。“红蕖陨”写红莲凋零落入水中波纹,“砂砾卷飞箨”则写沙石卷起飘落的笋壳,细致刻画了秋风中衰败的景象,进一步渲染“摇落”的萧瑟氛围。“青青陵上姿,独汝森自若”,笔锋一转写陵上草木。在万物凋零之际,“青青陵上姿”突出草木的青翠,“独汝森自若”以“独自茂盛、安然自若”的状态,形成与周遭萧瑟景象的对比,暗含对坚韧生命力的赞叹。“人生如博奕,得丧难前约”,由景转入人生感慨。以“博弈”为喻,写出人生如同下棋般变幻莫测,“得丧难前约”点明得失成败难以预先约定,直白表达对人生无常的体悟,语言朴素却富含哲理。“金锤初控颐,已复东方作”,延续对人生变化的思考。“金锤控颐”似指困境或沉睡,“东方作”则写东方破晓、光明到来,两句对比,暗示人生虽有困顿,但终将迎来转机,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期盼。“大明升中天,龙鸾入阶阁”,描绘清明的政治景象。“大明”象征光明与公正,“升中天”写出其普照四方;“龙鸾”常代指贤才,“入阶阁”则指贤才进入朝堂为官,营造出政治清明、贤才得用的氛围。“深惩渔夺弊,法令一刊削”,写革新除弊的举措。“渔夺弊”指掠夺百姓的弊端,“深惩”表现出整治的决心;“法令一刊削”则说明修订法令、去除苛政的行动,展现出积极治理的态度。“斯民如解悬,喜气郁磅礴”,写政策带来的民生变化。“解悬”比喻摆脱困境,“斯民如解悬”形象写出百姓从困苦中解脱的状态;“喜气郁磅礴”则以“浓郁充沛的喜气”,描绘出百姓安居乐业的欢乐景象,呼应前文的善政。“公乎数登览,行矣翔寥廓”,收束全诗,寄寓期许。“数登览”希望王公常登妙峰亭,既有对友人的牵挂,也暗含对其继续体察民生的期盼;“行矣翔寥廓”以“翱翔于广阔天地”作喻,祝愿其前程远大,施展抱负,情感昂扬而真挚。
上一篇:宋·秦观《中秋口号》
下一篇:宋·秦观《调笑令·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