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沉吟久":我一直沉思了很久。
# 一向沉吟久:《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一向,犹云‘一味’或‘一意’也。……一向沉吟,犹云‘一意沉吟’也。”沉吟,深思。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后汉书·曹爽传》:“昼夜精研,沉吟专思。”
"泪珠盈襟袖":泪珠沾满了衣襟和袖口。
"我当初不合、":我当初不该、
# 不合:不该。
"苦撋就":过分迁就。
# 撋就:迁就、温存。宋时方言。《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撋就,犹‘迁就’或‘温存’也。……苦撋就,犹言‘太迁就’也。”黄庭坚《归田乐引》之二:“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
"惯纵得软顽":纵容得他撒娇任性。
# 软顽:义犹“撒娇”。软,柔和;顽,嬉戏。,惯纵:纵容、放任,即过于宠爱之意。《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元》杂剧第二折:“从小里惯了孩儿也。”又《冤家债主》第一折:“惯的这厮千自由,百自在。”软顽,义犹“撒娇”。
"见底心先有":他见了什么心思早就有了。
# 见底:见什么。《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底,犹‘何’也;‘甚’也。《读曲歌》:‘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言持何物也。”
"行待痴心守":打算痴心坚守。
"甚捻著脉子":为何摸透我的心思。
# 捻著脉子:捏着脉搏。《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血脉之中也。”此句意犹医生切脉,探知心病之所在。
"倒把人来僝僽":反而来纠缠责骂我。
# 僝僽:《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僝僽,犹云‘怄气’或‘骂詈’也。黄庭坚《忆帝京》词:‘恐那人知后,镇把你来僝僽。’犹云‘把你来骂詈’也。”
"近日来、":近来他、
"非常罗皂丑":非常吵闹难缠。
# 罗皂:通“啰唣”。《元曲选》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且不要啰唣……待我唱与你听。”《水浒传》第五十一回:“孩儿快放了手,休要啰唣!”意谓吵闹、纠缠不休。
"佛也须眉皱":就算是佛也会皱起眉头。
"怎掩得众人口":怎么能捂住众人的嘴。
"待收了孛罗":准备收起孛罗。
# 孛罗:圆形竹篮。一称“孛篮”、“蒲篮”。斗,量器,容十升。待收了孛罗,罢了从来斗:意谓准备从此罢休。石子章《八声甘州套》:“收了孛篮罢了斗,那些儿自羞。”《元曲选·陈州粜米》第二折《煞尾》:“只要肥了私囊,也不管民间瘦,敢着他收了蒲篮罢了斗。”
"罢了从来斗":结束以往的争斗。
"从今后":从今以后。
"休道共我":不要说和我相处,
"梦见也、":就算在梦里、
"不能得句":也不能相见。
# 不能得句:不能够。勾,通“够”。句:一作够。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介绍了民间女子的情感经历,描绘了她从对恋人迁就、忍受,到因对方过分行为决心分手的过程,体现了她的痴情与无奈,营造出哀怨的氛围,表达了女子在情感中的痛苦与决绝。
2. 写作手法
比喻:“待收了孛罗,罢了从来斗”,以“孛罗”“斗”作比,形象表达了女子斩断情丝、结束争斗的决心,让情感的表达更具体可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一向沉吟久”开篇便勾勒出女子独坐沉思的模样,那漫长的“一向”二字,仿佛能让人看到她紧锁的眉头和放空的眼神,将内心翻涌的纠结与难以言说的愁绪慢慢铺展开来。“泪珠盈襟袖”则以极具画面感的细节,描绘出泪水无声滑落,渐渐浸湿衣襟、沾满眼袖的情景,每一滴泪都承载着她的委屈,直观地让人体会到那份深入骨髓的悲伤。“我当初不合、苦撋就”中,“不合”二字满是追悔莫及的意味,女子在心底一遍遍复盘过往,懊恼自己当初不该那般无底线地迁就,把对方捧得太高。“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清晰地展现出纵容带来的后果,对方被惯得愈发任性娇纵,像个不懂事的孩童般肆意妄为,更可怕的是,他早已摸透了她的软肋与心软,总能精准地拿捏她的心思。“行待痴心守”里,“痴心”二字道尽了她曾有的执着,即便受了委屈,也仍想守着这份感情不放手,而“甚捻著脉子,倒把人来僝僽”却如一盆冷水浇灭这份执念,对方非但不珍惜,反而抓住她的心思变本加厉地纠缠责骂,让她的无奈与心寒又深了几分。下片:“近日来、非常罗皂丑”中,“近日来”点明了男子行为恶化的时间,“罗皂丑”三个字将他的吵闹不休、蛮不讲理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些琐碎又刺耳的争执,像藤蔓一样缠绕着女子,让她日夜不得安宁,不堪其扰。“佛也须眉皱”用巧妙的夸张,连慈悲为怀、极少动怒的佛见了这般情景都会皱起眉头,足见男子的行为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更衬出女子所处境遇的艰难。“怎掩得众人口”写出了流言的杀伤力,邻里间的窃窃私语像无形的针,扎得她坐立难安,想解释却无从开口,那份无力遮掩的窘迫压得她喘不过气。“待收了孛罗,罢了从来斗”里,“收了孛罗”的比喻生动又决绝,仿佛看到她毅然收起过往的迁就与隐忍,下定决心斩断这段早已变质的关系,不再参与这场消耗彼此的争斗,那份坚定里藏着无数次失望后的清醒。“从今后”四个字像一道清晰的界限,将过去与未来彻底隔开,“休道共我,梦见也、不能得勾,则以最直白也最决绝的话语,宣告了这段感情的终结,别说现实中相见,就连梦中的交集都不愿再有,字字句句都透着积攒已久的悲愤,将那份彻底死心的决绝推向了顶点。
4. 作品点评
这首小词,刻画了一个形象完整的怨妇。从开头到结尾,有比较鲜活的故事,人物性格也很鲜明。开头的时候,她只是低声沉吟、默默流泪;接着便后悔当初对那男子太过痴心,总是一味迁就对方。后来,那位男子得寸进尺,一步步紧逼,还时常吵闹不休,几乎把事情闹得满城皆知。于是,两人间的矛盾推向高潮,她只好提出分手。短短一首小词,就像元杂剧中的一折戏,既展现了一定的人物关系,也刻画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还描写了一段具体的故事情节。
# 鄙野不经之谈,偏饶雅韵。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七
# 浑似元人杂剧口吻。
明段斐君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我不合”数句眉批
# 语不经,却津津然。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卷三
# 秦少游“一向沉吟久”,大类山谷《归田乐引》,铲尽浮词,直抒本色,而浅人常以雕绘傲之。此等词极难作,然亦不可多作。
清沈谦《填词杂说》
# 此调既与前调牌名相似,而句法亦多相合。前段竟同,只多一“惯”字与“甚”字耳。后段稍异,然“佛也”句、“罢了”句及结处二句,俱与前调仿佛。故以附于《满路花》之后,而《一枝花》尤为吻合,故并类列焉。
清万树《词律》卷十二
# 《满园花》悔不当初,恨极乃结以咒诅……而又多用俚语方言,与山谷艳词相类;其必为少年应歌之作,可无疑也。
近代龙榆生《苏门四学士词》
# 柳七最尖锐,时有悱狎,故子瞻以是呵少游。若山谷亦不免,如“我不合太撋就”类,下此则蒜酪体也。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释》
上一篇:宋·秦观《幽眠》
下一篇:宋·秦观《念奴娇·过小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