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ǎn
xì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lǎo
cóng
lái
huàn
qíng
luò
jǐn
guān
chéng
shēng
qián
yóu
zhuó
liǎng
shēn
hòu
gèng
qiān
zǎi
míng
lóu
wài
xuě
shān
sēn
xiǎo
jǐng
biān
fēng
zhàn
qiū
shēng
zūn
shàng
yǒu
lín
qióng
jiǔ
què
wèi
yōu
qīng

译文

我向来对官场的情分看得很淡,甘愿在成都过这潦倒失意的日子。活着时还能穿几双木屐,死后又何必追求流传千年的名声呢。楼外雪山映着凛冽的晨光,井边的树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像在颤抖。手中一杯酒仍是临邛美酒。正因为没有忧愁,才能细细地品味。

逐句剖析

"老子从来薄宦情":我向来对官场的情分看得很淡,

"不辞落魄锦官城":甘愿在成都过这潦倒失意的日子。

"生前犹著几两屐":活着时还能穿几双木屐,

"身后更须千载名":死后又何必追求流传千年的名声呢。

"楼外雪山森晓色":楼外雪山映着凛冽的晨光,

"井边风叶战秋声":井边的树叶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像在颤抖。

"一尊尚有临邛酒":手中一杯酒仍是临邛美酒。

# 一尊尚有临邛酒:自注:邛州宇文吏部饷酒绝佳。

"却为无忧得细倾":正因为没有忧愁,才能细细地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遣兴》是南宋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写于其宦途失意之际。全诗以自述口吻开篇,直言轻视官场名利,甘于落魄锦官城的生活,凸显诗人淡泊宦情、坚守本心的态度。颔联化用“阮孚几两屐”典故,对比生前短暂行乐与身后千秋名节,展现对生命价值与历史评价的深刻思考。颈联“雪山森晓色”与“风叶战秋声”形成壮阔与萧瑟的意象对照,既暗喻时局艰险,又借自然之景烘托内心孤寂。尾联以“临邛酒”自慰,在借酒遣怀中抒发放达超脱之情,传递出忧患中寻求精神自由的复杂心境。诗中融合对比、用典、借景抒情等手法。首联直抒胸臆,尾联以酒解忧。陆游将个人际遇与家国忧思交织,既流露对现实的无奈,更彰显耿介不阿的品格与豁达胸襟,体现了南宋士人在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老子从来薄宦情,不辞落魄锦官城”,直抒胸臆,刻画诗人淡泊仕途的自我形象。“老子”自称豪迈不羁,凸显其傲岸气节,“薄宦情”直言轻视官场名利。“不辞落魄”更显豁达,即便身处成都(锦官城)的困顿境遇,亦坦然接受。​​颔联​​“生前犹著几两屐,身后更须千载名”,深化人生哲思。“几两屐”化用《世说新语》阮孚“人生能著几两屐”之典,喻生命短暂如木屐易损,强调及时行乐,后句转折,指出纵然人生须臾,仍追求不朽声名。典故运用自然,以具体物象承载抽象哲思,含蓄隽永。​​颈联​​“楼外雪山森晓色,井边风叶战秋声”,转写景物,寓情于景。“雪山森晓色”以“森”字凝练寒山晨光的凛冽肃穆,“风叶战秋声”以“战”字拟人,传神刻画风中落叶的萧瑟搏击之声。时间由晨至秋,暗合人生暮年之叹。景物冷寂,既烘托孤寂心境,又隐喻时代动荡与个人坚守的对抗。​​尾联​​“一尊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以酒作结,呼应“遣兴”主题。“临邛酒”借司马相如临邛卖酒典,暗含才士不遇之慨,然“无忧得细倾”一转,点明借酒消愁反得从容之趣。“细倾”二字细腻描摹慢酌姿态,与前文“落魄”“秋声”对比,凸显超然物外的豁达。全联收束于“无忧”,看似洒脱,实则蕴含壮志难酬的无奈,沉郁中见放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幽事》

下一篇:宋·陆游《秋日村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