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shì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xiāo
rán
rén
jiā
yōu
shì
hái
kān
duì
kuā
kuài
míng
chuāng
xián
shì
hán
quán
dǐng
jiān
chá
tóng
diāo
yín
fēng
píng
lǎo
yóu
cán
huā
wàn
fēng
hóu
zhēn
zhǐ
jiāng
gāo
zhěn
zuò
shēng

译文

简陋的屋子里只有四面墙壁,这就是山野人家的景象,但这里也有一些幽静有趣的事,还值得对客人夸赞一番。在明亮的阳光照进窗户的日子里,闲适地在窗前试着研磨挥墨,用清冷的泉水在古老的鼎中自己煎茶。梧桐树凋零了,不再有那在风中沙沙作响、好似吟唱的叶子,浮萍衰老了,还残留着带着露珠、好似在哭泣的花。到万里之外去建功封侯的事,真的已经不可能了,只能以高枕无忧地安度余生作为今后的生活方式了。

逐句剖析

"萧然四壁野人家":简陋的屋子里只有四面墙壁,这就是山野人家的景象,

"幽事还堪对客夸":但这里也有一些幽静有趣的事,还值得对客人夸赞一番。

"快日明窗闲试墨":在明亮的阳光照进窗户的日子里,闲适地在窗前试着研磨挥墨,

"寒泉古鼎自煎茶":用清冷的泉水在古老的鼎中自己煎茶。

"桐凋无复吟风叶":梧桐树凋零了,不再有那在风中沙沙作响、好似吟唱的叶子,

"苹老犹残泣露花":浮萍衰老了,还残留着带着露珠、好似在哭泣的花。

"万里封侯真已矣":到万里之外去建功封侯的事,真的已经不可能了,

"只将高枕作生涯":只能以高枕无忧地安度余生作为今后的生活方式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幽事》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壮志未酬后转向隐逸的复杂心境。全诗通过描绘山野人家的简陋环境与闲适日常,结合自然景物的衰飒意象,抒发了对人生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调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吟风”“泣露”将梧桐叶的凋零与浮萍花的衰败拟人化,增强了画面的哀婉色彩。对偶:颔联“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与颈联“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对仗工整,通过“快日”对“寒泉”、“明窗”对“古鼎”等意象组合,形成视觉与意境的双重对称。借景抒情:以“桐凋苹老”的秋日景象隐喻人生暮年,“无复”“犹残”等词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自然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直抒胸臆:尾联“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直接抒发理想破灭后的无奈,以“高枕”故作达观,暗含激愤之情。

2. 分段赏析

《幽事》首联“萧然四壁野人家,幽事还堪对客夸”以白描手法勾勒山野人家的清贫环境,“萧然四壁”与“幽事可夸”形成反衬,暗含诗人苦中作乐的自嘲;颔联“快日明窗闲试墨,寒泉古鼎自煎茶”通过工整的对偶展现诗人闲适的日常,“闲”“自”二字既凸显孤寂,又透露出逆境中的从容;颈联“桐凋无复吟风叶,苹老犹残泣露花”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吟风”“泣露”将秋日凋零景象与人生暮年之感相融合,“无复”与“犹残”的对比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尾联“万里封侯真已矣,只将高枕作生涯”直抒胸臆,以“万里封侯”的壮志与“高枕生涯”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真已矣”三字道尽理想破灭的沉痛,“高枕”的故作达观中暗含激愤。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环境描写到生活细节,再到自然意象的隐喻,最终直抵人生感慨,将报国无门的悲愤转化为对隐逸生活的诗意调适,体现了陆游晚年诗风的沉郁与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戏题》

下一篇:宋·陆游《遣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