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
·
jiāng
tóu
shū
qīng
y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1
jiāng
tóu
shū
qīng
yān
hán
shí
luò
huā
tiān
fān
hóng
zhuì
cán
xiá
àn
jǐn
duàn
rán
chóu
chàng
dōng
jūn
kān
hèn
chù
niàn
lěng
luò
zūn
qián
kān
gèng
kàn
màn
kōng
xiāng
chèn
liǔ
qián

译文

江边细雨稀疏,烟雾轻轻弥漫。正是寒食节,落花纷飞的时节。红花飘落,白花坠地,残霞好似暗淡的锦缎,一片凄凉景象。心中惆怅,怨恨春神东君,它怎可不念及、我在酒杯前的寂寞冷落。更难以忍受的是,还要看着在空中漫天飞舞的,柳絮和榆钱。

逐句剖析

"江头疏雨轻烟":江边细雨稀疏,烟雾轻轻弥漫。

"寒食落花天":正是寒食节,落花纷飞的时节。

"翻红坠素":红花飘落,白花坠地,

"残霞暗锦":残霞好似暗淡的锦缎,

"一段凄然":一片凄凉景象。

"惆怅东君堪恨处":心中惆怅,怨恨春神东君,

"也不念、":它怎可不念及、

"冷落尊前":我在酒杯前的寂寞冷落。

"那堪更看":更难以忍受的是,

"漫空相趁":还要看着在空中漫天飞舞的,

"柳絮榆钱":柳絮和榆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极相思·江头疏雨轻烟》是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绘了江头寒食节时,“疏雨轻烟”、“寒食落花”的凄凉之景,营造出凄然的氛围;下片则直抒胸臆,表达了“惆怅东君”的孤寂之情以及面对漫天柳絮榆钱的无奈伤感。全词借景抒情,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语言含蓄,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词作细腻委婉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寒食节的时令特点,词中“落花天”与“残霞暗锦”这两句,与南宋文人借节令抒发感怀的传统相契合。还有“尊前冷落”的表述,映照出陆游仕途不顺的创作心境,而这种心境,又与《剑南诗稿》中“匹马梁州”所记录的军旅生涯,在情感上形成了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寒食节感怀的词。词中描绘了江头寒食节时疏雨轻烟、落花残霞以及柳絮榆钱漫天飞舞的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伤感,展现了作者在特定节日下的感怀之情。

2. 写作手法

以景结情:“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钱”三句描写柳絮和榆钱在空中漫天飞舞、相互追逐的样子,以景结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惆怅与伤感之情。双关:“惆怅东君堪恨处”句带双关,“东君堪恨”既指词人埋怨传说中的春神薄情,又隐喻朝廷主和派,表达对他们纵容妥协退让,漠视家国危局的隐晦批判,恨其“薄情”于家国、“无情”于黎民。对偶:“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两句“翻红”对“残霞”,“坠素”对“暗锦”,以工整对仗勾勒残春之景,表达词人对春逝的惋惜之情,节奏对称,读来顿挫有致。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了江头寒食节的凄凉之景。“江头疏雨轻烟。寒食落花天”两句是描写江头的春日景象。“疏雨”“轻烟”勾勒出朦胧缥缈的氛围,而“寒食”点明时节,“落花天”则直接点出暮春花落的场景。这两句以简练的笔触,将江头的雨、烟、落花融合在一起,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仿佛让人看到一幅带着淡淡哀愁的春日江景图。​“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一段凄然”三句紧承上文,细致描绘落花的情态与整体的凄楚之感。“翻红坠素”中,“红”“素”代指各色花瓣,“翻”“坠”二字生动写出花瓣飘落的动态,仿佛能看到它们在空中翻飞、坠落的样子。“残霞暗锦”则以比喻手法,将落花比作残霞和暗淡的锦缎,既写出了落花的色彩,又增添了衰败之感。这三句合起来,集中展现了暮春花落的衰败之景,自然引出“一段凄然”的情感,将景与情巧妙结合。​下片转入抒情。“惆怅东君堪恨处,也不念、冷落尊前”几句,表达了词人的惆怅与怨恨。“东君”是传说中的春神,词人埋怨春神最可恨的地方,是不管不顾自己在酒樽前的冷落处境。这里通过对春神的埋怨,实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失意,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春神的指责之中,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而深沉。​“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钱”三句进一步写景,加深了凄愁的氛围。“那堪更看”意为怎能忍受再看,承接上文的情感,表明眼前的景象更让人难以承受。“漫空相趁”描写柳絮和榆钱在空中漫天飞舞、相互追逐的样子,“漫空”写出了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柳絮和榆钱本是春日常见之物,但在此处,它们的漫天飞舞却不再是生机的象征,反而与前文的落花之景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暮春时节衰败、纷乱的画面,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凄苦与惆怅。

4. 作品点评

毛泽东在《毛泽东评点、阅读过的中国古典诗词目录》中曾圈画过本词,据中央档案馆的文献可考,毛泽东将陆游归为豪放派词人,并且肯定这首词的“爱国主义激情”与婉约手法相融合的特点。也有现代研究者指出“东君堪恨”的双关妙用,既写出了作者怨春神薄情的想法,又隐喻了朝廷主和派一味妥协退让的懦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独立》

下一篇:宋·陆游《夏末野兴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