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rǎn
rǎn
chūn
xíng
fēi
fēi
jìng
huá
yīng
yóu
qiú
jiù
yǒu
yàn
bèi
pín
jiā
shì
yǒu
xián
rén
jiǔ
mén
zhǎng
zhě
chē
zuì
mián
liáo
shì
guī
mèng
dào
tiān

译文

春天缓缓地临近了晚暮,繁茂的万物竞相绽放着芳华。黄莺依然在寻觅往日的朋友,大雁也不会背弃贫寒的人家。屋子里有贤能之人酿造的美酒,门外却没有德高望重之人的车驾。我喝醉后姑且安然入睡寻求舒适,在梦中却回到了那遥远的天涯。

逐句剖析

"冉冉春行暮":春天缓缓地临近了晚暮,

"菲菲物竞华":繁茂的万物竞相绽放着芳华。

"莺犹求旧友":黄莺依然在寻觅往日的朋友,

"雁不背贫家":大雁也不会背弃贫寒的人家。

"室有贤人酒":屋子里有贤能之人酿造的美酒,

"门无长者车":门外却没有德高望重之人的车驾。

"醉眠聊自适":我喝醉后姑且安然入睡寻求舒适,

"归梦到天涯":在梦中却回到了那遥远的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前两联以“莺求旧友”“雁不背贫”等暮春意象,暗喻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后两联通过“贤人酒”“无长者车”的对比,抒写退隐后的孤寂与自适。全诗语言凝练,用典含蓄,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交织,既展现暮春的生机与凋零,亦流露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深沉感慨,是王安石晚年诗风转型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全诗运用了大量对偶,如“冉冉春行暮,菲菲物竞华”“莺犹求旧友,雁不背贫家”“室有贤人酒,门无长者车”等。这些对偶句使诗歌在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通过对偶的内容,更丰富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使表达更加凝练、生动。虚实结合:用到了虚实相生的描写手法,“归梦到天涯”由实景转向虚写,以梦境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深化主题层次。对比:“室有贤人酒”与“门无长者车”形成物质清贫与精神富足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安贫乐道的形象。

2. 分段赏析

《春日》首联“冉冉”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渐渐流逝的状态,“菲菲”描绘出万物繁茂、竞相争艳的景象。这一联点明了时节是春天,且春天已近暮,营造出一种时光流逝、万物蓬勃的氛围。颔联写莺鸟仍然在寻求旧日的朋友,大雁不会背弃贫穷的人家。通过对莺和雁习性的描写,以物喻人,暗示了诗人对真挚情感和美好品质的追求。颈联写室内有贤能之人所酿之酒,然而门外却没有长者的车驾。“室有贤人酒”体现了诗人生活中尚有值得品味的事物,“门无长者车”则暗示了自己生活的寂寥,少有人来访,反映出诗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尾联写诗人喝醉后安然入睡,姑且寻求自我舒适,而在梦中却回到了遥远的地方(天涯)。“醉眠”表现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自我排遣,“归梦到天涯”则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思绪飘远,可能包含着对远方的思念或对人生的某种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送张明甫》

下一篇:宋·王安石《韩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