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āng
míng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1
gōng
chuán
zhào
bǎi
fēn
kōng
shí
nián
qián
huì
tóng
nán
běi
lái
rén
lǎo
táo
huā
jiù
xiào
chūn
fēng

译文

酒杯如同小船,一摇便将杯中酒喝得一干二净,十五年前我们也曾在这里一同聚会。人们在南来北往的奔波中自然地逐渐变老,桃花依然像往常一样在春风中绽放,仿佛在欢笑。

逐句剖析

"觥船一棹百分空":酒杯如同小船,一摇便将杯中酒喝得一干二净,

# 百分:犹满杯。,一棹:一桨。借指一舟。

"十五年前此会同":十五年前我们也曾在这里一同聚会。

"南去北来人自老":人们在南来北往的奔波中自然地逐渐变老,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然像往常一样在春风中绽放,仿佛在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张明甫》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送别友人张明甫为主题,开篇描绘觥船一棹、酒尽杯空的酒宴场景,回忆十五年前的相聚,表达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接着“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将人在岁月中老去与桃花依旧的景象相对比,既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流逝,又暗示了友谊的长久。写作上运用今昔对比与情景对照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感表达蕴藉含蓄。前两句侧重于叙事与回忆,后两句则在写景中寄寓深沉感慨。全诗虽简短,却意味深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伤怀,体现出蕴藉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与友人张明甫在酒宴上的情景,借“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离别的忧伤。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南去北来人自老,桃花依旧笑春风”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们在南北奔波中随着时光流逝逐渐衰老的情况,与年年春天依旧在春风中绽放欢笑的桃花进行对比,突出了时光对人的影响以及自然景物的永恒,进而引发对人生短暂和友谊长久的感慨。借景抒情:“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人借桃花在春风中绽放这一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伤怀,以桃花的美好与不变,衬托出人生的变化无常和离别的忧伤,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且富有韵味。

3. 分段赏析

首句“觥船一棹百分空”,通过描绘酒宴上觥船一摇,美酒倾尽的场景,生动展现出宴会的热闹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追忆与留恋。次句“十五年前此会同”,点明此次与友人相聚如同十五年前一样,强调了友情的长久与稳定。第三句“南去北来人自老”,感慨人们在南北奔波中逐渐老去,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无奈与喟叹。尾句“桃花依旧笑春风”,借依旧在春风中绽放的桃花,与人生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以桃花的永恒衬托出离别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送张明甫》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独特艺术魅力。其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沉情感。以自然之永恒对比人生之短暂,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句富有哲理且韵味悠长。整首诗借送别场景,巧妙融合对时光与友情的感慨,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寄李道人》

下一篇:宋·王安石《春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