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féng
yuán
sā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2
bǎi
nián
xiāng
wàng
shí
gōng
suì
zhī
xiàng
qióng
yīng
sǔn
fèn
fēi
huáng
duǎn
lín
mái
qún
kōng
zhōng
láng
jiù
ér
kāng
gāo
cái
yǒu
tóng
xiǎng
jiàn
jiāng
nán
yuán
shàng
shù
zhī
líng
luò
zhǐ
qián
fēng

译文

本来期望你能立功当世,谁知你却寿限就此终结。奸佞之辈得志用事,贤良之士却半路夭折,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可惜你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好在你才高妻子又贤惠。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定是树木凋零,纸钱在空中随风飘飞。

逐句剖析

"百年相望济时功":本来期望你能立功当世,

"岁路何知向此穷":谁知你却寿限就此终结。

# 穷:终结。,岁路:年事,寿限。

"鹰隼奋飞凰羽短":奸佞之辈得志用事,贤良之士却半路夭折,

# 凰:凤凰,喻贤良之士。,鹰隼:苍鹰一类猛禽,喻凶横奸佞。

"骐驎埋没马群空":骐驎一般的英才竟被埋没,空剩凡马一般的庸才。

# 马群空:语本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中郎旧业无儿付":可惜你没有儿子来继承家业,

# 中郎:汉末蔡邕曾任中郎将,无子,有女蔡琰,博学能文。王令亦无子,有遗腹女,后嫁吴师礼。

"康子高才有妇同":好在你才高妻子又贤惠。

# 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黔娄死,曾子往吊,问黔妻“何以为谥?”对曰:“先生以康为谥。”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王令妻为王安石姨妹,亦颇贤慧。

"想见江南原上墓":想见江南原上你的墓前,

# 江南原上墓:据王安石所撰墓志铭,王令于嘉祐四年九月初四日,葬于常州武进怀德南乡薛村之原。

"树枝零落纸钱风":定是树木凋零,纸钱在空中随风飘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思王逢原三首(其三)》是宋代王安石悼念友人王令的诗作。诗人悲叹王令高才埋没、知己早逝,哀其无子、怜其贫寒、幸其妇贤。首联表对王令建立济世功业的期许与寿命戛止的惋惜;颔联以鹰隼、骐麟等意象,暗喻王令死后人才难继;颈联用蔡邕、黔娄典故,写王令无子嗣继业却有贤妇相伴;尾联化用白居易诗意,以江南墓、纸钱风的悲凉作结,点明“思”情。诗用典故、意象,借对王令的追思,抒发对友人命运的痛惜与对人才凋零的感慨,风格沉郁,情感真挚深切,尽显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世事的深沉叹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思王逢原三首》是王安石为悼念挚友王令而作。至和元年秋,王安石途经高邮,与献诗求见的王令结为莫逆之交,后倾力扶持,助其传诗、联姻。嘉祐四年六月,王令贫病交加,于常州英年早逝,王安石悲痛撰挽辞与墓志铭。嘉祐五年秋,王安石见秋景感怀故人,忆往昔交往与王令才志未展的遭遇,写下这组诗,哀悼挚友,控诉时代辜负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诗人悲叹挚友王令高才埋没、英年早逝,借首联惋惜王令未竟济世功业,颔联暗喻人才凋零,颈联用蔡邕、黔娄典故,哀其无子、幸其妇贤,尾联以悲凉墓景作结,抒发对王令深切的怀念与痛惜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颈联“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化用双重典故,以蔡邕(中郎)无子嗣承继学问隐喻王令学术失传之憾,以邓伯道(伯道)丧子典故哀叹其无儿传家,又以黔娄妻的贤德典故侧写王令妻吴氏守节之贞,典故叠加中兼具惋惜与赞颂。比喻:“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颔联将奸佞之辈比作鹰隼,将贤良之士比作凤凰、骐驎,暗喻王令一死,再没有出色人才。对比:“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首联中作者本来希望王令在人生百年之中能建立匡时救世的功业,却无奈其寿命到此结束,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对王令早逝的惋惜之情。

3. 分段赏析

《思王逢原三首》第三首开篇“相望济时功,岂意今乃止”,直白地说出了王安石对王令的思念和惋惜。他本期待着王令能在人生中建立一番匡扶天下的大事业,可谁能想到,王令的生命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反差,就像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让人心里又痛又惋惜。颔联“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驎埋没马群空”,用了很形象的比喻。老鹰和隼快速地飞着,可凤凰却因为羽毛不够丰满飞不起来,就像好马被埋没在普通马群里。王安石用这些来比作王令,说他这么有才华,却早早离世,现在世上再也没有像他这样出色的人了。这里化用了别人的句子,但又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上下句在对仗上有点小问题,老鹰和凤凰的对比,跟好马和普通马群的因果关系不太一样,但还是能让人明白他对失去王令的痛心。颈联“蔡邕未免无后累,黔娄岂谓有贤妻”,王安石用了两个故事。蔡邕学问很大,却没有儿子继承他的学问;黔娄虽然穷,却有个贤德的妻子陪着他。他把王令比作蔡邕,感叹王令的学问没人传承;把王令的妻子比作黔娄的妻子,夸她是个贤妻。王令的妻子确实不容易,王令去世后,她独自抚养遗腹女,生活艰苦却一直守节,王安石这么写,也是对她的认可。尾联“江南墓树落,纸钱风”,王安石想象着远在江南的王令墓地,树枝上的叶子都落了,纸钱在风里飘来飘去。这画面让人觉得特别凄凉,他借用了别人写过的句子,把对王令的思念都放在这萧条的场景里。看着这样的景象,他对好友的想念就像潮水一样,怎么都停不下来,这也正好扣住了题目里“思”这个字。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词,却句句都是对好友的真情,让人读完心里酸酸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别和甫赴南除》

下一篇:宋·王安石《独卧二首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