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è
cháng
xīn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2
diǎn
yān
zhī
rǎn
páng
rán
hóng
biàn
绿
cháng
qióng
dīng
xiāng
shòu
bái
xuě
shǔ
liáng
zhǎng
shàng
bīng
wán
rěn
chù
zūn
qián
fēng
wèi
nán
wàng
lǎo
tāo
yào
dàn
sān
bǎi
què
gān
hán
dòng
duàn
cháng

译文

一点胭脂染红蒂部旁边,忽然红色遍布绿色果皮。紫琼般的果核如丁香般瘦小,白雪似的果肉在午间暑热中透着清凉。手掌中的冰丸般的荔枝怎忍心触碰,酒樽前的滋味唯独难以忘怀。贪吃的人想要吃三百颗,却怕甘甜寒凉冻坏肠子。

逐句剖析

"一点胭脂染蒂旁":一点胭脂染红蒂部旁边,

"忽然红遍绿衣裳":忽然红色遍布绿色果皮。

"紫琼骨骼丁香瘦":紫琼般的果核如丁香般瘦小,

"白雪肌肤午暑凉":白雪似的果肉在午间暑热中透着清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手掌中的冰丸般的荔枝怎忍心触碰,

"樽前风味独难忘":酒樽前的滋味唯独难以忘怀。

"老饕要啖三百颗":贪吃的人想要吃三百颗,

"却怕甘寒冻断肠":却怕甘甜寒凉冻坏肠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四月八日尝新荔子》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在《诚斋集》卷十五(四部丛刊景宋写本)中。此诗以农历四月初八尝荔枝的节令为背景,借助“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等精妙比喻,呈现荔枝形态与食客感官体验的相互关联。全诗语言生动明快,体现出“诚斋体”擅长用拟人化手法描摹事物的特点,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荔枝的饮食喜好和文化审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农历四月八日是我国传统佛诞节,诗中“尝新荔子”的描写,体现出宋代荔枝物候与饮食文化的联系。杨万里当时担任江东转运副使,他的诗作《四月八日尝新荔子》被收录在《诚斋集》卷十五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新荔枝的形态、质感和风味,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与品尝时的愉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用拟人,将荔枝的绿色果皮比作“绿衣裳”,红色从蒂部蔓延的过程拟作“红遍衣裳”,赋予荔枝人的情态,写出成熟时的鲜活。比喻:“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以比喻为主,“紫琼”喻果核,“丁香瘦”状其纤细,“白雪”喻果肉,既写色泽又传质感;“掌上冰丸那忍触”把荔枝比作“冰丸”,突出冰凉圆润的特点。用典:“老饕要啖三百颗”巧用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典故。原典为苏轼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与对岭南生活的适应;作者化用此典,以“老饕”自称,用“要啖三百颗”强化自己渴望尽情享用荔枝的心情,既呼应原典的喜爱之情,又让情感表达更强烈。

3. 分段赏析

首联“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紧扣荔枝的外观着色。“一点胭脂”形象地写出荔枝蒂部那抹娇艳的红,“忽然红遍绿衣裳”则用拟人的手法,将荔枝的绿色果皮比作衣裳,红色从蒂部蔓延开来,仿佛瞬间染红了这身“绿衣裳”,生动地勾勒出荔枝成熟时的色彩变化,画面感十足。颔联“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转向对荔枝内部的刻画。以“紫琼”比喻荔枝的果核,既写出其色泽的莹润,又以“丁香瘦”形容果核的小巧纤细;用“白雪”比喻荔枝的果肉,不仅点出果肉的洁白,更写出在午后暑热中,那果肉带来的清凉之感,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展现了荔枝的特质。颈联“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进一步描写荔枝的触感与滋味。将荔枝比作“掌上冰丸”,突出其冰凉圆润的质感,“那忍触”三字透着小心翼翼的珍视;而“樽前风味独难忘”则直抒胸臆,即便在酒樽旁的美味中,荔枝的独特滋味也让人难以忘怀,强调了荔枝风味的独特与诱人。尾联“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以幽默的笔触抒发情感。“老饕”一词直白地道出对荔枝的贪吃之态,“要啖三百颗”可见喜爱之深;可又“怕甘寒冻断肠”,这种想多吃又怕伤身的矛盾心理,写得真实而有趣,既呼应了前文的“午暑凉”,又让对荔枝的喜爱显得更接地气,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领客南园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杨万里《新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