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huái
怀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1
suí
fèn
é
shī
sàn
chóu
lǎo
huái
怀
yòng
gèng
míng
sōu
lái
xué
wéi
jiā
yàn
qiū
gài
shì
gōng
míng
chuī
jiàn
shǒu
píng
shēng
yōu
huàn
máo
tóu
cóng
jīn
guī
biàn
便
guī
wèi
dào
yán
jiàn
bái
ōu

译文

随意吟诗足够消解忧愁,我这把老骨头哪里还用得着再苦苦思索。你看那蚂蚁为寻找新居而迁移洞穴,燕子到了秋天也因无处安身而发愁。那盖世的功名就像吹剑首发出的微小声音一样微不足道,一生的忧患就像用矛头刮出的声音一样时刻相伴。从现在起要回去就回去,还不至于无颜去见白鸥。

逐句剖析

"随分哦诗足散愁":随意吟诗足够消解忧愁,

"老怀何用更冥搜":我这把老骨头哪里还用得着再苦苦思索。

"聿来胥宇蚁移穴":你看那蚂蚁为寻找新居而迁移洞穴,

# 穴:一作冗。

"无以为家燕入秋":燕子到了秋天也因无处安身而发愁。

"盖世功名吹剑首":那盖世的功名就像吹剑首发出的微小声音一样微不足道,

"平生忧患淅矛头":一生的忧患就像用矛头刮出的声音一样时刻相伴。

"从今归去便归去":从现在起要回去就回去,

"未到无颜见白鸥":还不至于无颜去见白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诗人秋日的情怀与人生思考展开。首联表达了诗人试图以吟诗来消解忧愁,认为不必再苦苦思索的心境。颔联通过蚂蚁移穴、燕子入秋的景象,暗示世间万物的生存不易。颈联以“吹剑首”“淅矛头”形象地表达了对盖世功名的轻视和对一生忧患的感慨。尾联诗人决定归隐,但又觉得自己若未真正放下,无颜见白鸥,体现出内心对于归隐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纠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随分哦诗足散愁,老怀何用更冥搜”,表达了诗人以吟诗消愁的态度。“随分哦诗”体现出诗人随意吟诗的悠然,“足散愁”说明吟诗能满足消解忧愁的需求。“老怀何用更冥搜”则表明诗人觉得自己年老,不必再苦苦思索,流露出一种豁达又略带无奈的心境。颔联“聿来胥宇蚁移穴,无以为家燕入秋”,借蚂蚁和燕子的景象,暗示世间万物的生存困境。“聿来胥宇蚁移穴”描绘蚂蚁为寻找新居而迁移洞穴,体现出它们为了生存而奔波。“无以为家燕入秋”则写燕子到了秋天因无处安身而发愁,进一步强化了生存不易的主题,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慨。颈联“盖世功名吹剑首,平生忧患淅矛头”,运用比喻表达了对功名和忧患的看法。“盖世功名吹剑首”,将盖世的功名比作吹剑首发出的微小声音,形象地表现出功名的微不足道。“平生忧患淅矛头”,把一生的忧患比作用矛头刮出的声音,时刻相伴,生动地体现出忧患的难以摆脱,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尾联“从今归去便归去,未到无颜见白鸥”,体现了诗人对归隐的复杂情感。“从今归去便归去”表明诗人决定归隐,“未到无颜见白鸥”则说明诗人觉得自己若未真正放下一切,没有达到能坦然归隐的境界,就没脸去见白鸥,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归隐既向往又纠结的矛盾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宣歙道中》

下一篇:宋·杨万里《晚风寒林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