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tián
ji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1
tián
shuǐ
gāo
dòu
míng
liú
bēn
fàng
gèng
huān
shēng
xiǎo
ér
dào
niǎn
qīng
méi
duǒ
máo
yán
kàn
xíng

译文

田里的水高低错落,各自发出潺潺的鸣声,溪流奔腾汹涌,更增添了欢快的声响。小孩子倒捏着青梅的花朵,独自站在茅草屋檐下看着客人行走。

逐句剖析

"田水高低各斗鸣":田里的水高低错落,各自发出潺潺的鸣声,

"溪流奔放更欢声":溪流奔腾汹涌,更增添了欢快的声响。

"小儿倒撚青梅朵":小孩子倒捏着青梅的花朵,

# 撚:一作捻。

"独立茅檐看客行":独自站在茅草屋檐下看着客人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雨后田间清新自然的景象和孩子天真可爱的情态。首句写出田里的水高低错落,各自发出潺潺的鸣声,展现出一种灵动的画面;次句描绘溪流奔腾汹涌,更增添了欢快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田间欢快、活泼的氛围。第三句描绘小孩子倒捏着青梅的花朵,充满了童趣;末句写小孩子独自站在茅草屋檐下看着客人行走,展现出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田间景象和孩子情态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清新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田水高低各斗鸣,溪流奔放更驩声”描绘雨后田间的水流景象。“田水高低”描绘出田里水的状态,“各斗鸣”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各自发出潺潺鸣声的情景,给人一种灵动、欢快的感觉。“溪流奔放”写出溪流奔腾汹涌的态势,“更驩声”强调了溪流欢快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田间欢快、活泼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小儿倒撚青梅朵,独立茅檐看客行”刻画孩子的情态。“小儿”点明主体,“倒撚”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和充满童趣的行为,使读者仿佛看到小孩子调皮可爱的样子。“独立”体现出孩子的独立和天真,“看客行”则表现出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和关注,展现出孩子的纯真和对生活的热爱,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下一篇:宋·杨万里《送傅山人二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