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云作雾恰昏昏":散开的云形成雾气,天地间正好一片昏暗,
"收雾依前复作云":雾气消散后依旧又变成云。
"一面红金大圆镜":一个红金相间的大圆镜子,
"尽销云雾照乾坤":完全驱散云雾,照亮天地。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自然景观诗。描绘了日出时云雾由散而聚又被太阳光芒驱散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太阳升起后照亮乾坤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 写作手法
比喻:“一面红金大圆镜”,将太阳比作红金大圆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太阳的形状和光彩,使抽象的太阳形象变得具体可感。对比:前两句云雾的朦胧昏暗与后两句太阳照亮乾坤形成对比,突出了太阳驱散云雾带来光明的强大力量和壮观效果。
3. 分段赏析
“散云作雾恰昏昏”一句描绘出云朵散开后形成雾气,使得天地间一片昏暗朦胧的状态。“散”和“作”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出云雾形成的动态过程,“昏昏”一词则直观地营造出朦胧混沌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收雾依前复作云”承接上句,进一步描述雾气的变化。雾气聚拢起来,如同先前一样又重新变成了云,再次强调了云雾变化的反复无常,加深了朦胧之感。“一面红金大圆镜”把升起的太阳比作一面红金制成的大圆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太阳的形状以及其光芒闪耀、色彩艳丽的特点,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尽销云雾照乾坤”则生动地写出太阳的光芒将之前笼罩天地的云雾完全驱散,照亮了整个乾坤。“尽销”体现出太阳力量的强大,“照乾坤”展现出太阳光辉的广阔覆盖范围,突出了日出后天地一片光明的壮观景象。
上一篇:宋·杨万里《书王右丞诗後》
下一篇:宋·杨万里《端午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