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爱雪不嫌寒":仙人喜爱雪色,丝毫不嫌寒冷,
"挈月来看夜不眠":带着明月来观赏,整夜都未入眠。
"游遍琼楼霜欲晓":遍游了玉砌的楼阁,此时霜色中已近破晓,
"却将玉镜挂青天":却又将那如玉镜般的月亮,重新挂回青天。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哲理诗,通过描绘月夜雪景的奇幻意境,展现了月光与雪色交融的纯净世界,并暗含对自然哲理的思考。
2. 写作手法
拟人:次句“挈月来看夜不眠”中,“挈月”(手提月亮)的奇幻动作,将月亮拟作可携带的伙伴,与观雪行为相联结,强化月夜赏雪的视觉意境。意象组合:此诗通过仙人携月、游琼楼、挂玉镜等意象的层叠组合,将神话想象与自然实景无缝衔接,既表达了对雪夜之美的沉醉,又构建出清冷空灵的诗歌意境。
3. 分段赏析
首句“仙人爱雪不嫌寒”以“仙人”自喻(或想象观雪者),直接点出对雪的喜爱。“不嫌寒”突出诗人沉浸雪景、忘却寒冷的专注,暗含对雪之纯净的欣赏。次句“挈月来看夜不眠”更添趣味,“挈月”将月亮拟人化为可携手同行的伙伴,“夜不眠”则侧面表现观雪时间之久、兴致之高,画面中既有雪色的静谧,又有观雪人的灵动。第三句“游遍琼楼霜欲晓”转向具体场景:“琼楼”指雪后洁白的楼阁(“琼”本指美玉,此处形容雪色晶莹),“游遍”二字写出诗人在雪夜中漫步赏景的闲适;“霜欲晓”点明时间推移,霜色渐浓,天色将明,为尾句蓄势。末句“却将玉镜挂青天”笔锋一转,以“玉镜”比喻圆月(雪后初晴,月亮更显明亮),“挂青天”则描绘出月亮高挂夜空的清朗画面,原来诗人遍赏琼楼后,抬头见月,方知雪夜将尽、黎明将临,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杨万里《晚日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杨万里《万花川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