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政坐爱闲游":诗人正是因为喜爱悠闲地游历,
"天遣南游天尽头":所以上天派遣我到南方游历到天边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到达广州这个仿佛到了天边的地方,
"方教回首向韶州":才让我回头看向韶州的方向。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诗人政坐爱闲游”,直接表明诗人热爱悠闲游历的性格特点,毫不隐晦地抒发内心对游历的喜爱之情。拟人:“天遣南游天尽头”,将“天”赋予人的行为,仿佛是上天派遣诗人到南方最尽头游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诗人此次出游的奇妙与随性。
2. 分段赏析
首句“诗人政坐爱闲游”,诗人开篇便直截了当地道出自己喜爱悠闲游历的本性,为全诗奠定了轻松闲适的基调。次句“天遣南游天尽头”,诗人幽默地说是上天派遣自己到南方的尽头游历,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这次旅行是命运的安排,也体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态。后两句“到得广州天尽处,方教回首向韶州”,诗人描述到达广州这个仿佛到了天边的地方后,才回头看向韶州。从行程的叙述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悠然自得,他尽情享受着游历的过程,对远方充满好奇,在到达目的地后又自然地回望来路,进一步强化了诗中悠闲、自在的氛围。
上一篇:宋·杨万里《甘瓠》
下一篇:宋·杨万里《东园探桃李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