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1
tiān
xiàng
méi
shāo
bié
chū
guó
xiāng
wèi
shì
dài
zhī
yīn
qín
jiān
fēng
què
tōu
bèi
shuāng
fēng
zhé
zhī

译文

受上天厚爱,梅树枝梢别有一番新奇之美,但因时节未到,梅花之香尚未给世人知晓。梅树上,数朵粉嫩的花苞丛生,如同被滴蜡封住均未绽放,只有一枝被寒霜偷偷拆开,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妩媚动人。

逐句剖析

"天向梅梢别出奇":受上天厚爱,梅树枝梢别有一番新奇之美,

"国香未许世代知":但因时节未到,梅花之香尚未给世人知晓。

# 国香:喻香之最上品。

"殷勤滴蜡缄封却":梅树上,数朵粉嫩的花苞丛生,如同被滴蜡封住均未绽放,

"偷被霜风折一枝":只有一枝被寒霜偷偷拆开,在冬日里显得格外妩媚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蜡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这首诗以蜡梅为吟咏对象,首句“天向梅梢别出奇”,诗人认为上天在梅梢之处别出心裁,赋予了蜡梅独特的姿态。第二句“国香未许世人知”,将蜡梅的香气誉为“国香”,却又说它不被世人所知,增添了蜡梅的神秘色彩。后两句“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拆一枝”,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蜡梅比作被精心用蜡封藏起来的珍品,却被霜风偷偷拆开了一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蜡梅在霜风中悄然绽放的姿态,富有情趣。体现了杨万里诗歌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之美、语言清新活泼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殷勤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拆一枝”中,“殷勤”一词将滴蜡封梅的行为拟人化,好像蜡是怀着殷勤的心意去封住梅花,而“偷”字则把霜风拟人化,写出霜风像是偷偷地拆开了一枝梅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托物言志:诗人表面上是在写蜡梅,实则借蜡梅不被世人知晓的处境,以及在霜风中依然坚韧的品质,来寄托自己对美好事物不被赏识的感慨,和对高洁品性的追求。想象:诗人从蜡梅的形态和香气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认为是上天的特别创造和精心呵护才有了蜡梅,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 分段赏析

《蜡梅》中“天向梅梢别出奇”:首句诗人开篇便点明蜡梅的独特之处,认为是上天在梅梢之处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蜡梅这一独特的品种。“别出奇”三个字强调了蜡梅的与众不同,它不是普通的梅花,而是有着独特的形态和韵味,引发读者对蜡梅的好奇与兴趣。“国香未许世代知”:此句进一步突出蜡梅的珍贵与神秘。“国香”本指极香的花,这里用来形容蜡梅的香气,表明蜡梅的香气堪称一绝。“未许世代知”则说这样美妙的花和香气,却不被世人所广泛知晓,为蜡梅增添了一种不被尘世所扰的高洁气质,也流露出诗人对蜡梅不被大众赏识的惋惜之情。“殷勤滴蜡缄封却”:第三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蜡梅的花瓣比作上天殷勤地滴下蜡液将其包裹起来。“殷勤”二字赋予了上天一种亲切、用心的情感,仿佛上天对蜡梅格外呵护,用蜡液将它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生动地描绘出蜡梅花瓣如同蜡质般的质感和形态。“偷被霜风折一枝”:尾句则描绘了一个动态的场景,“偷”字用得十分巧妙,赋予“霜风”一种调皮、狡黠的形象,仿佛霜风趁上天不注意,偷偷地折断了一枝蜡梅。这一句不仅使诗歌充满了趣味,也从侧面表现出蜡梅在恶劣环境(霜风)下的坚韧,同时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有时难以完全被保护,总会经历一些波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其四)》

下一篇:宋·杨万里《道旁桐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