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ǐng
yuán
huà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wén
shuō
shén
xiān
guō
shù
xiān
zuì
zhōng
kuáng
shì
lán
fān
bǎi
nián
liáo
luò
rén
zài
zhǐ
yǒu
huá
tíng
jǐng
yuán

译文

听说有位如神仙般的奇才郭恕先,醉后挥毫泼墨,笔势如狂涛翻卷。百年光阴流转,当年风流人物还剩几人,唯有华亭的李景元,至今仍被世人铭记。

逐句剖析

"闻说神仙郭恕先":听说有位如神仙般的奇才郭恕先,

# 闻说:听说。

"醉中狂笔势澜翻":醉后挥毫泼墨,笔势如狂涛翻卷。

# 醉中:醉酒之时。

"百年寥落何人在":百年光阴流转,当年风流人物还剩几人,

# 何人在:人在什么地方或人在哪里。

"只有华亭李景元":唯有华亭的李景元,至今仍被世人铭记。

#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李景元居华亭乡,故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李景元画》为北宋苏轼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郭恕先性格和画风的描写,引出对李景元的赞美,突出了李景元在绘画领域的独特才华和个性。诗中先从评论郭恕先入手,通过郭恕先的画风和性格,反衬出李景元的才华和个性。诗人开篇提到北宋画家郭恕先,用“神仙”来形容他的纵情任性、逍遥自在的气质,突出了他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画家。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郭恕先在醉酒中作画的情景,用“狂笔”形容其作画时的兴会高涨饱满,“势澜翻”则比喻其笔势波澜壮阔,遒劲有力。这两句通过对郭恕先的描写,为下文写李景元蓄势。诗人笔锋一转,陡然提问“百年寥落何人在”,表达了长时间以来,真正能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鲜明个性和独特气质的画家已不多见。这里的“只有”二字,突出了李景元在绘画领域的出类拔萃、才气横溢和风格独具。诗人通过对李景元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推崇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这首诗通过对北宋画家郭恕先和李景元的评论,表达了苏轼对两位画家的评价与推崇。诗中先以郭恕先的性格特点和画风为铺垫,突出其纵情任性、逍遥自在的气质以及醉酒作画时笔势波澜壮阔的特点。随后,诗人陡然提问,引出对李景元的称赞,强调在长时间以来,真正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气质的画家已不多见,而李景元正是这样一位出类拔萃、才气横溢、风格独具的画家。

2. 写作手法

比喻:“醉中狂笔势澜翻”诗人进一步描绘郭恕先在醉酒中作画的情景,用“狂笔”形容其作画时的兴会高涨饱满,“势澜翻”则比喻其笔势波澜壮阔,遒劲有力。这一句不仅赞美了郭恕先的画风,也为下文写李景元蓄势。铺垫:“百年寥落何人在”诗人陡然一转,提出一个问题:“百年寥落何人在?”表达了长时间以来,真正能在绘画中表现出鲜明个性和独特气质的画家已不多见。这一句突出了李景元的珍贵,为下文的赞美作铺垫。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诗人开篇提到北宋画家郭恕先,用“神仙”来形容他的纵情任性、逍遥自在的气质,突出了他是一个有独特个性的画家。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郭恕先在醉酒中作画的情景,用“狂笔”形容其作画时的兴会高涨饱满,“势澜翻”则比喻其笔势波澜壮阔,遒劲有力。这两句通过对郭恕先的描写,为下文写李景元蓄势。后两句:“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诗人笔锋一转,陡然提问“百年寥落何人在”,表达了长时间以来,真正能在绘画中表现出自己鲜明个性和独特气质的画家已不多见。这里的“只有”二字,突出了李景元在绘画领域的出类拔萃、才气横溢和风格独具。诗人通过对李景元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推崇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老翁井?此诗当为苏洵作?》

下一篇:宋·苏轼《送程建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