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鹤南飞送好音":一只孤鹤向南飞去传来佳讯,
"山中桥梓共成阴":山中的桥树和梓树共同枝叶繁茂成荫。
"深衣伛偻如初命":身着深衣的老人弯腰前行如遵从最初的教命,
"卮酒从容向晚斟":手持酒壶从容地在傍晚斟酒。
"城里谁家开寿域":城里不知谁家在举办盛大的祝寿活动,
"堂东多士作儒林":堂屋东侧众多贤士汇聚如儒林。
"清霜未落黄花在":清冷的霜还未降下黄花依然盛开,
"笑折高枝绕鬓簪":笑着折下高处的花枝绕在鬓发间簪戴。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独鹤南飞送好音,山中桥梓共成阴。”“独鹤南飞送好音”,独鹤象征着高洁、孤傲且带有几分飘逸洒脱,它独自向南飞去,还送来了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又美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雅致的基调。“山中桥梓共成阴”,“桥梓”在古代常用来比喻父子,这里描绘出山中桥木和梓树共同生长,枝叶繁茂形成一片阴凉之景。既展现出山中自然环境的清幽宜人,又可能隐喻着家族人丁兴旺、和睦美满,给人一种温馨、祥和之感。“深衣伛偻如初命,扈酒从容向晚斟。”“深衣伛偻如初命”,“深衣”是古代的一种服饰,穿着深衣的人伛偻着身子,仿佛还保持着最初那种恭敬、谦逊的姿态。“伛偻”一词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身形和状态,体现出其谦卑、守礼的品质。“扈酒从容向晚斟”,“扈酒”有随从饮酒之意,诗人在傍晚时分从容地斟酒自饮,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生活态度,与前一句的恭敬谦逊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感。“城里谁家开寿域,堂东多士作儒林。”“城里谁家开寿域”,“寿域”指太平盛世、人人长寿的境地,这里问城里哪一家开启了这样的祥瑞之域,引发读者的好奇,也暗示着城里可能有喜事发生,为家族或个人带来福气和好运。“堂东多士作儒林”,“堂东”点明地点,“多士”指众多贤才,“儒林”则代表儒学之士的群体。此句描绘出在堂东聚集了许多贤才,他们组成了一个儒学氛围浓厚的群体,彰显出这个家族或地方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人才辈出,充满文化气息。“清霜未落黄花在,笑折高枝绕鬓簪。”“清霜未落黄花在”,清霜通常象征着寒冷、肃杀,而此时清霜还未落下,黄花(菊花)依然盛开,展现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坚韧品质,也暗示着一种生机与活力在寒冷来临前依然蓬勃。“笑折高枝绕鬓簪”,诗人笑着折下高高的菊花枝,绕在鬓边作为簪饰,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同时也体现出诗人洒脱、随性的性格特点,给全诗增添了一份活泼、欢快的色彩。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状态和人文场景,营造出一种祥和、美好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氛围。
下一篇:宋·苏轼《初秋寄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