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jiàn
tái
rén
sàn
cháng
gōng
shè
chū
dàn
rén
wèi
shí
西
líng
shuāi
lǎo
suì
zhàng
kōng
kěn
xiàng
běi
qīn
kuì
shí
liǎng
xióng
dào
hàn
jiā
shì
hào
ruò
jiān
xiāng
chà
shí
měi
duì
zhī
xiān
tài
yīn
ǒu
yuán
chuāng
jiā
zhōng
jiān
guān
liáng
méi
chì
qiān
jīn
zhí
bǎi
nián
nán
běi
guī
cài
tōng
wǎng
wǎng
cán
bǎo
zāng
huò
dōng
suí
hǎi
hào
luó
fāng
zhēn
bǎo
lái
gèng
duō
shā
yuè
shěn
chéng
pōu
bàng
zuò
fēn
jūn
wén
péng
lái
xià
tuó
dǎo
yuè
biān
fēng
bèi
liáo
chuán
làng
yuán
tuó
zhèn
cháng
chán
chǎn
chù
dào
shàn
shàn
zhì
jiàn
huá
táng
zuò
lìng
diāo
shēng
huī
guāng
ròu
zhī
shí
ěr
shù
mào
zhēn
qiáng
zhōng
dōu
guì
rén
zhēn
wèi
zāo
yóu
cáng
néng
yuǎn
zhì
féi
fāng
yàn
wàn
qián
chú
jué
xǐng
qiān
zuì
sān
hán
shǐ
使
zhě
jīn
dǐng
lái
fāng
lián
kuì
sòng
fán
tái
liáo
dōng
tài
shǒu
yuǎn
xiàn
lín
yuàn
shuí
wéi
cái
shēng
dōng
guī
shōu
bāo
wèi
kěn
zuān
huá
fēn
sòng
gēng
cái
zuò
yǎn
míng
què
shū
fáng
lǎo

译文

渐台之人散去,长弓射出,当初人们刚开始吃鳆鱼的时候,对它还不了解。西陵的人已经衰老,灵帐空空,谁还会肯向北河亲自去进献食物。有两个枭雄同样是篡夺汉室天下,他们在嗜好上也颇为相似。每次面对鳆鱼时都会先叹息,不是因为吃饭被噎或者呕吐这样的事,而是因为这鳆鱼会让人想起过去如疮痂般难以愈合的往事。在中间那段各方势力称霸割据,关梁阻隔的时期,一枚鳆鱼的价值何止千金。经过百年,南北之间水产流通,鳆鱼常常有剩余,甚至可以让奴仆们吃饱。从东边随着海船而来的鳆鱼被叫做倭螺,同时还有更多来自异国他乡的珍宝也一同到来。磨沙、水煮等工序后做成大块的鱼肉,还可以剖开蚌壳把鳆鱼做成肉脯,分享着这美味的余波。您难道没听说过蓬莱阁下的驼棋岛吗,那里边地的风很大,还要防备胡人的侵扰。海船在波浪中航行,连鼋鼍都为之震动,用长镵去铲取鳆鱼的地方,仿佛能让崖谷都倒下来。厨师善于烹饪鳆鱼,将其呈献在华美的厅堂上,使得精美的食器都增添了光辉。肉芝和石耳这样的珍贵食材都不值得一提了,用醋和鱼皮做的菜肴与之相比更是远远不如。京城中的达官贵人珍惜鳆鱼这种美味,用糟腌、油藏的方法能够把鳆鱼送到很远的地方。那些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人,看到鳆鱼仿佛能让他们从长久的醉梦状态中清醒过来。三韩的使者用金鼎装着鳆鱼而来,还用精美的盒子装着,劳烦下人来赠送。辽东太守从远方来进献鳆鱼,而临淄的掾吏中谁又有能力呢。我这一生东归的时候只收获了一斛鳆鱼,我不会带着这些去巴结富贵人家。把鳆鱼分送给别人作为做羹汤的食材,希望能对眼睛有好处,而我自己则取来细字的书籍,留着防备年老时阅读。

逐句剖析

"渐台人散长弓射":渐台之人散去,长弓射出,

"初啖鳆鱼人未识":当初人们刚开始吃鳆鱼的时候,对它还不了解。

"西陵衰老繐帐空":西陵的人已经衰老,灵帐空空,

"肯向北河亲馈食":谁还会肯向北河亲自去进献食物。

"两雄一律盗汉家":有两个枭雄同样是篡夺汉室天下,

"嗜好亦若肩相差":他们在嗜好上也颇为相似。

"食每对之先太息":每次面对鳆鱼时都会先叹息,

"不因噎呕缘疮痂":不是因为吃饭被噎或者呕吐这样的事,而是因为这鳆鱼会让人想起过去如疮痂般难以愈合的往事。

"中间霸据关梁隔":在中间那段各方势力称霸割据,关梁阻隔的时期,

"一枚何啻千金直":一枚鳆鱼的价值何止千金。

"百年南北鲑菜通":经过百年,南北之间水产流通,

"往往残馀饱臧获":鳆鱼常常有剩余,甚至可以让奴仆们吃饱。

"东随海舶号倭螺":从东边随着海船而来的鳆鱼被叫做倭螺,

"异方珍宝来更多":同时还有更多来自异国他乡的珍宝也一同到来。

"磨沙瀹沈成大胾":磨沙、水煮等工序后做成大块的鱼肉,

"剖蚌作脯分馀波":还可以剖开蚌壳把鳆鱼做成肉脯,分享着这美味的余波。

"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您难道没听说过蓬莱阁下的驼棋岛吗,

"八月边风备胡獠":那里边地的风很大,还要防备胡人的侵扰。

"舶船跋浪鼋鼍震":海船在波浪中航行,连鼋鼍都为之震动,

"长镵铲处崖谷倒":用长镵去铲取鳆鱼的地方,仿佛能让崖谷都倒下来。

"膳夫善治荐华堂":厨师善于烹饪鳆鱼,将其呈献在华美的厅堂上,

"坐令雕俎生辉光":使得精美的食器都增添了光辉。

"肉芝石耳不足数":肉芝和石耳这样的珍贵食材都不值得一提了,

"醋芼鱼皮真倚墙":用醋和鱼皮做的菜肴与之相比更是远远不如。

"中都贵人珍此味":京城中的达官贵人珍惜鳆鱼这种美味,

"糟浥油藏能远致":用糟腌、油藏的方法能够把鳆鱼送到很远的地方。

"割肥方厌万钱厨":那些吃腻了山珍海味的人,

"决眦可醒千日醉":看到鳆鱼仿佛能让他们从长久的醉梦状态中清醒过来。

"三韩使者金鼎来":三韩的使者用金鼎装着鳆鱼而来,

"方奁馈送烦舆台":还用精美的盒子装着,劳烦下人来赠送。

"辽东太守远自献":辽东太守从远方来进献鳆鱼,

"临淄掾吏谁为材":而临淄的掾吏中谁又有能力呢。

"吾生东归收一斛":我这一生东归的时候只收获了一斛鳆鱼,

"包苴未肯钻华屋":我不会带着这些去巴结富贵人家。

"分送羹材作眼明":把鳆鱼分送给别人作为做羹汤的食材,希望能对眼睛有好处,

"却取细书防老读":而我自己则取来细字的书籍,留着防备年老时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鳆鱼行》是北宋苏轼所作的诗。诗中借鳆鱼串联起历史与现实。开篇借历史场景引出鳆鱼,提及王莽、曹操等人物,借他们对鳆鱼的嗜好,感慨历史兴亡。接着描述鳆鱼的价值、采捕、烹饪,以及在当时作为珍贵食物被各方重视和馈赠的情形,也展现了南北水产流通等生活画面。结尾表达自己不巴结权贵,愿分享鳆鱼并以读书自适的态度。写作上,用典丰富,借物抒情,将历史典故与鳆鱼紧密关联,表达对历史、现实的感慨。全诗风格豪放自然,虽围绕鳆鱼展开,却在叙事中蕴含深刻情感与思考。此诗通过鳆鱼这一独特视角,展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作者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多处运用历史典故,如提及渐台、西陵等历史场景,以及王莽、曹操等历史人物,借这些典故丰富诗歌内涵,引发对历史兴亡和人物的思考。借物抒情:围绕鳆鱼展开叙述,从鳆鱼的历史、价值、采捕、烹饪到其作为馈赠之物等,借鳆鱼抒发对历史变迁、人生态度的感慨,表达自己不攀附权贵,愿以诗书自适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登常山绝顶广丽亭》

下一篇:宋·苏轼《题云龙草堂石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