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ì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shì
mǎn
tíng
hóng
qiū
xūn
chén
shuǐ
chūn
gōu
sōng
fēng
mèng
rén
jià
fēi
hóng
鸿
kuà
jiǔ
zhōu

译文

秋天到了,庭院里落满了红红的柿叶,薰炉中燃烧着沉水香,轻烟在春日的熏笼上袅袅升起。在松涛阵阵的风声中,我在梦里与老朋友相逢,我在梦中自己驾着飞鸿在九州大地上遨游。

逐句剖析

"柿叶满庭红颗秋":秋天到了,庭院里落满了红红的柿叶,

"薰炉沉水度春篝":薰炉中燃烧着沉水香,轻烟在春日的熏笼上袅袅升起。

"松风梦与故人遇":在松涛阵阵的风声中,我在梦里与老朋友相逢,

"自驾飞鸿跨九州":我在梦中自己驾着飞鸿在九州大地上遨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睡起》是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题材为日常生活感悟。此诗开篇描绘满庭柿叶红透的秋日景象,以及薰炉中沉水香散发的气息,营造出静谧氛围。接着笔锋一转,写诗人在松风声中梦与故人相逢,甚至在梦中自驾飞鸿跨越九州。通过对睡醒后眼前实景与梦中情景的描写,展现出苏轼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主题既有对眼前生活场景的记录,又借梦境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广阔天地的向往,于平淡的生活素材中融入真挚情感与洒脱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以满庭的柿叶和薰炉中的沉水香,营造出静谧、闲适的氛围,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悠然之感。虚实结合:“柿叶满庭红颗秋,薰炉沉水度春篝”是实写,描绘了睡起后眼前的真实景象;“松风梦与故人遇,自驾飞鸿跨九州”则是虚写,展现了梦中与故人相遇并自驾飞鸿遨游九州的奇幻情景,使诗歌内容丰富,意境开阔。想象:“自驾飞鸿跨九州”一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在梦境中驾驶飞鸿跨越九州,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精神状态,体现了苏轼诗歌豪放浪漫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松》

下一篇:宋·苏轼《三朵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