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yóu
shū
wáng
jìn
qīng
huà
shān
shuǐ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lǎo
jūn
kōng
jiàn
huà
mèng
zhōng
céng
yóu
táo
huā
zòng
luò
shuí
jiàn
shuǐ
dào
rén
jiān
liú
shān
rén
yún
chū
jià
jīn
suí
shuǐ
huí
lài
xiōng
zhōng
yǒu
jiā
chù
zūn
shí
duì
huà
kāi

译文

人已渐渐老去,你也只能对着这幅画来欣赏山水之美,而我在梦中仿佛也曾游历过画中那美妙的山水景致。画中的桃花纵然飘落,又有谁能真正看到呢,那水流到人间,仿佛隐伏在地下,不见踪迹。从前,那山中的隐士如同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山谷,超脱尘世,而如今那些追逐世俗的车马,就像那流逝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难以再回归宁静。幸亏我的心中有着美好的境界和情怀,举起酒杯,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享受这份悠然自得的时光。

逐句剖析

"老去君空见画":人已渐渐老去,你也只能对着这幅画来欣赏山水之美,

"梦中我亦曾游":而我在梦中仿佛也曾游历过画中那美妙的山水景致。

"桃花纵落谁见":画中的桃花纵然飘落,又有谁能真正看到呢,

"水到人间伏流":那水流到人间,仿佛隐伏在地下,不见踪迹。

# 伏流:指水在地下流动。

"山人昔与云俱出":从前,那山中的隐士如同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地飘出山谷,超脱尘世,

"俗驾今随水不回":而如今那些追逐世俗的车马,就像那流逝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难以再回归宁静。

"赖我胸中有佳处":幸亏我的心中有着美好的境界和情怀,

"一樽时对画图开":举起酒杯,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享受这份悠然自得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是苏轼为和弟弟苏辙题王晋卿画山水的诗而作的次韵诗。王晋卿即王诜,是北宋著名的画家、驸马。苏轼兄弟与王诜交往密切,常以诗画相酬答。在这组诗中,苏轼通过对王晋卿画中山水的描绘和感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审美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画中的山水景色,如“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借桃花飘落、水流隐伏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象征:“山人昔与云俱出”化用了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的意境,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俗驾今随水不回”中“水”可能象征着时光或人生的洪流,“俗驾”象征着世俗的生活和追求,暗示着世俗之人在时光中一去不返,难以回头。虚实结合:“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老去君空见画”是实写眼前看到王晋卿的画作,“梦中我亦曾游”则是虚写自己在梦中仿佛曾经游历过画中的山水,虚实相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直抒胸臆:“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幸亏自己心中有美好的境界,能够时常对着这幅画图,举起酒杯,享受这份宁静和惬意,使情感表达更加直白有力。 单句拼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其四)》

下一篇:宋·苏轼《沿流馆中得二绝句(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