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轮亭午汗珠融":正午的太阳像车轮一样高悬天空,汗珠都被烤得融化,
"谁识南讹长养功":谁能体会这南方夏季滋养万物的功劳。
"暴雨过云聊一快":暴雨穿过云层,带来片刻的畅快,
"未妨明月却当空":也不妨碍明月依旧挂在天空。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日轮亭午汗珠融”一句描绘了正午时分的酷热景象。“日轮”形象地写出了太阳像车轮一样高悬天空,“亭午”点明正是中午时分,烈日当空。“汗珠融”则通过人的感受,细致地表现出天气的炎热,汗水不停地流淌,仿佛都要融化了。这一句没有直接写“热”,却通过对太阳形态和人体反应的刻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酷暑的难耐。“谁识南讹长养功”一句由眼前的酷热转向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南讹”原指南方主夏,这里代指夏日的炎热。在常人只觉炎热难耐时,诗人却想到了这夏日的“长养功”,正是这看似严酷的酷热,滋养着万物生长。一个“谁识”既带有反问意味,也暗含着诗人对世人只知抱怨炎热、不晓其滋养之功的感慨,体现出诗人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暴雨过云聊一快”一句描写了暴雨突至的情景。“过云”写出乌云快速飘过、暴雨随之而来的动态,“聊一快”则直白地表达了暴雨带来的短暂凉爽与畅快。长久的酷热之后,一场暴雨突如其来,让人瞬间感到舒畅,这“快”字既写出了身体上的凉爽,画面感很强。“未妨明月却当空”一句展现了雨过天晴、明月高悬的景象。暴雨过后,天空放晴,皎洁的明月毫无阻碍地出现在天空中。“未妨”二字用得巧妙,既说明暴雨并未对天空造成长久的影响,也暗示了世事变化无常中总有豁然开朗之时。前句的暴雨之快与这句的明月当空形成对比,在变化之中展现出自然的清朗之美,也暗含着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