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ī
lái
shí
shǒu
bìng
yǐ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yún
xiù
zhī
yuǎn
jīn
chē
xíng
qián
xún
lǎo
tóng
yǐn
qīng
quán
jiǎo
shǒu
ào
shì
wěi
xīn
huán
tiān
nóng
gào
chūn
shì
lǎo
xiàng
liáng
tián

译文

云雾缭绕的山峦不知有多远,我坐着巾车继续前行。仆人在寻找古老的树木,童子在导引着清澈的泉水。抬头昂首,独自傲然于世,顺应本心,回归到乐天知命的状态。农夫来告诉我春天的农事,我搀扶着老人走向肥沃的田地。

逐句剖析

"云岫不知远":云雾缭绕的山峦不知有多远,

"巾车行复前":我坐着巾车继续前行。

"仆夫寻老木":仆人在寻找古老的树木,

"童子引清泉":童子在导引着清澈的泉水。

"矫首独傲世":抬头昂首,独自傲然于世,

"委心还乐天":顺应本心,回归到乐天知命的状态。

"农夫告春事":农夫来告诉我春天的农事,

"扶老向良田":我搀扶着老人走向肥沃的田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归去来集字十首(其四)》是苏轼的作品《归去来集字十首》组诗中的第四首。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岫、巾车、仆夫、童子、农夫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闲适、悠然的田园生活氛围,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才华和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云岫、老木、清泉、良田等景物描写,抒发隐逸之情。用典:“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可能化用了陶渊明等隐士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白描:如“仆夫寻老木,童子引清泉”,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活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千秋岁·次韵少游》

下一篇:宋·苏轼《慈湖夹阻风五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