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uǎn
láng
guī
·
·
nián
sān
guò
tái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nián
sān
guò
tái
qīng
zūn
cháng
shì
kāi
jiā
rén
xiāng
wèn
xiāng
cāi
zhè
huí
lái
xià
lái
qíng
wèi
jìn
lǎo
xiān
cuī
rén
shēng
zhēn
hāi
nián
táo
ā
shuí
zāi
liú
láng
shuāng
bìn
shuāi

译文

一年三次路过苏州台城,每次都要举杯畅饮。佳人总是问我,这次还会再来吗。我只能回答:这次真的不会再来。情意尚未尽,岁月却已催人老。人生真是令人感慨。未来谁会在那里栽种桃李呢。刘郎的双鬓也已斑白。

逐句剖析

"一年三度过苏台":一年三次路过苏州台城,

"清尊长是开":每次都要举杯畅饮。

"佳人相问苦相猜":佳人总是问我,这次还会再来吗。

"这回来下来":我只能回答:这次真的不会再来。

"情未尽":情意尚未尽,

"老先催":岁月却已催人老。

"人生真可咍":人生真是令人感慨。

"他年桃李阿谁栽":未来谁会在那里栽种桃李呢。

"刘郎双鬓衰":刘郎的双鬓也已斑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上阕诗人开篇点明一年三次经过苏台,每次都会开怀畅饮。佳人的设问“这回来不来”和诗人的回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下阕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最后用“刘郎双鬓衰”表达了对自身老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一年三度过苏台。清尊长是开。佳人相问苦相猜。这回来不来。”开篇点明了词人一年三次经过苏州,频繁的往来使得与当地友人的相聚成为常态,“清尊长是开”形象地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畅饮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惬意与欢乐。然而,佳人的询问“这回来不来”则透露出一丝离别的伤感与不舍,佳人的“苦相猜”更是将这种离别之情渲染得愈发浓烈,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下阕““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情感。“情未尽”直接表达了词人内心情感的深沉与复杂,与友人的情谊尚未尽情抒发,岁月却已催人老去,“老先催”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人生真可咍”则是词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与自嘲。最后两句“他年桃李阿谁栽。刘郎双鬓衰”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相聚的时光愈发珍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下一篇: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