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g
yáng
xīn
chéng
jié
tuī
xiān
xíng
sān
liú
fēng
shuǐ
dòng
jiàn
dài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chūn
shān
zhé
zhé
míng
chūn
qín
jiān
yín
cháng
màn
màn
bàng
jiāng
jiān
jūn
jīn
chí
biān
jiàn
jūn
zhuī
jūn
zhí
guò
dìng
shān
cūn
rén
jiē
yán
jūn
wèi
yuǎn
shào
nián
qīng
qiě
wǎn
fēng
yán
shuǐ
xué
jiù
wén
míng
zhǐ
shān
xíng
qiáo
xiǎo
liù
méi
è
zhī
jūn
yán
huā
luò
chū
chéng
sān
shàng
wēi
chí
guài
guī
shí
shì
shàng
xiǎo
ér
kuā
zǒu
jūn
xiāng
dài
jīn
ān
yǒu

译文

春山里充满小鸟欢鸣的声音,这中间不能没有我的歌曲。沿着江滨的道路悠远漫长,这中间不能没有你和我共语。金鲫池边找不见你的踪影,急忙追赶直奔过定山村边。路人都说你走得还不远,曾见骑马的少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我老早就听说风水洞景致十分著名,可惜隔一道山溪里夜里不能再向前。早晨溪桥下水流中飘浮着梅花,我想你曾在这儿系马摇落了岩花片片。你出城已经三天还在逗留等待,妻儿责骂你几时才得归来。世上小人争相为名利奔走,如今哪还有人像你这样将我厚爱。

逐句剖析

"春山磔磔鸣春禽":春山里充满小鸟欢鸣的声音,

# 磔磔:象声词,此指鸟鸣声。

"此间不可无我吟":这中间不能没有我的歌曲。

"路长漫漫傍江浦":沿着江滨的道路悠远漫长,

# 傍江浦:由杭州往富阳,沿富春江而行,故云。,漫漫:悠远貌。

"此间不可无君语":这中间不能没有你和我共语。

"金鲫池边不见君":金鲫池边找不见你的踪影,

# 金鲫池:在钱塘江畔开化寺后,山涧水底有金鲫鱼,故云。《宋诗纪事》卷二十一引苏轼云:“旧读苏子美《六和塔》诗云:‘松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初不喻此语。后倅钱塘,乃知寺后池中有此鱼,金色也。”金鲫,一作“金鱼”。

"追君直过定山村":急忙追赶直奔过定山村边。

# 定山村:在钱塘县西南四十七里处。

"路人皆言君未远":路人都说你走得还不远,

"骑马少年清且婉":曾见骑马的少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

# 清且婉:形容李佖少年风采。清,谓眉清目秀;婉,美好貌。

"风岩水穴旧闻名":我老早就听说风水洞景致十分著名,

"只隔山溪夜不行":可惜隔一道山溪里夜里不能再向前。

"溪桥晓溜浮梅萼":早晨溪桥下水流中飘浮着梅花,

# 梅萼:这里指梅花花瓣。,溜:小股水流,此指溪水。

"知君系马岩花落":我想你曾在这儿系马摇落了岩花片片。

"出城三日尚逶迟":你出城已经三天还在逗留等待,

# 逶迟:纡回逗留貌。,出城:一作“出行”。

"妻孥怪骂归何时":妻儿责骂你几时才得归来。

# 何时:一作“何迟”。,妻孥:妻子儿女。

"世上小儿夸疾走":世上小人争相为名利奔走,

"如君相待今安有":如今哪还有人像你这样将我厚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由北宋苏轼所作。彼时苏轼奉命出巡,李佖先行等候。诗中描绘了春山、江浦等景色,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从渴望相伴,到追赶途中见闻,再到受阻后的想象,最后赞美友人重情,层次分明。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重情与世俗小人逐利对比,凸显情谊珍贵。四句一换意,韵律优美,情感层层递进,在平易的表达中展现丰富情感,尽显苏轼诗歌灵动多变、自然洒脱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由苏轼创作。熙宁六年正月,苏轼奉上级命令出巡杭州州内所属县,李佖(节度推官,称李节推)先行三天,并在风水洞等候苏轼。在这一过程中,苏轼一路追寻李佖,感受到对方的深情厚谊,为答谢李佖的相待与陪伴,苏轼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纪游赠友诗。诗中描绘了苏轼奉命出巡时,在追赶先行的友人李佖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二人在风水洞附近的经历。通过对春山景色、追寻过程、受阻留宿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漫游的兴致,从他人视角勾勒出李佖的风采,并借想象增添趣味。最后以对比手法,赞扬了李佖不顾家人抱怨,耐心等待并陪伴自己,珍视友情的可贵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情谊的感激与赞美。

2. 写作手法

想象:“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诗人看到溪桥流水漂浮梅萼,想象是友人系马时摇动树枝,使得岩花飘落,丰富了诗歌内容,增添了情趣。对比:“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将为名利奔走的世俗小人与耐心等待并陪伴自己的友人李佖进行对比,突出李佖珍视友情的可贵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品质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开头四句:“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以简洁的语言,从景与情入手。“春山”“春禽”勾勒出生机盎然的画面,体现诗人的诗兴;“路长漫漫”点明旅途遥远,“不可无君语”直白地表达出对友人李佖相伴交谈的渴望,为后文的追赶与情谊铺垫。“金鲫”四句:“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追君直过”“皆言君未远”等词句,生动展现诗人追赶的急切,“直过”凸显速度之快,“皆”字表明询问的频繁。借路人之口以“清且婉”形容李佖,侧面塑造出友人的形象,紧扣对友人相伴的期待,将急切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风岩”四句:“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只隔山溪”却“夜不行”,形成情节上的顿挫,增添叙事的曲折感。“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充满想象,由眼前漂浮的梅萼联想到友人系马摇落岩花,既富有生活情趣,又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使二人情谊更显真挚。“出城”四句:“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前两句以戏言“妻孥怪骂”侧面反映李佖陪伴之久,不顾家庭的抱怨。后两句运用对比,将“世上小儿夸疾走”与李佖耐心“相待”对比,既高度赞扬了李佖珍视友情的品质,又委婉地对追名逐利之人表达了讥讽,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深度。

4. 作品点评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在文学创作上颇具特色。全诗四句一换意,层次清晰,叙事流畅,从渴望友人同行,到追赶、等候的过程,再到对友人的感谢,情感层层递进。语言自然质朴又不失灵动,如想象岩花飘落的细节,亲切有趣。句句押韵的形式,节奏急促跳荡,契合巡视途中轻松心情。虽纪昀对结尾有所批评,但结尾嬉笑怒骂、充满奇趣,恰恰展现苏轼独特性格与诗风,不拘一格,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磊磊落落,起法绝佳。

清纪昀《纪评苏诗》

# 此种作法,最患平衍,节节转韵,稍不直致。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独觉》

下一篇:宋·苏轼《和陶止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