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yóu
chú
jià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huàn
西
yuǎn
bié
róng
fāng
chóu
hòu
huì
yuǎn
wèi
xiá
yōu
suì
qiáng
huān
suī
yǒu
jiǔ
lěng
zhuó
chéng
qín
pēng
wéi
yáng
gēng
lǒng
zhuàn
yǒu
xióng
niàn
wéi
ér
tóng
suì
zhǐ
chéng
wǎng
shì
jīn
zhuī
ruò
jiàn
shì
gǎn
shí
jiē
shì
biàn
suǒ
cháng
shī
lái
nuó
jué
shuò
jīng
yuǎn
chóu
lái
yǒu
fán
wèi
rǎng
zhé
hán
méi
dòng
xìng
nèn
è
chū
mài
pān
tiáo
wéi
chóu
chàng
ruǐ
shí
zhé
yōu
chūn
yàn
wǎn
xíng
jiàn
xià
rén
shēng
xíng
ěr
ān
yòng
shēng
míng
wèi
duō
gǎn
jiàn
gāo
zhì
shī
lái
xiāng
kuān
yuǎn
shè
jiàn
miàn
zài
zhǐ
chǐ
xiōng
jīn
suī
xiǎo
guān
xìng
tiǎn
zuǒ
fāng
běi
chí
jìn
suǒ
záo
zhōng
yǒu
qiān
shuǐ
lín
chí
yǐn
měi
jiǔ
shàng
xiāo
yǒng
dàn
kǒng
shī
ruò
dòu
jiàn
wèi
miǎn
guó
shī
chéng
shí
dào
shuí
wèi
qiān
yuè
piān
yōu
chóu
zhì

译文

卑微的官职驱使我向西行,长久的离别不容我吝惜。正愁着日后相会遥遥无期,现在哪有功夫担忧除夕。勉强寻欢虽有好酒在桌,但冷冷清清难以成欢设席。秦地风俗只有羊肉羹可尝,陇地菜肴却有熊肉干可食。回想我们儿时嬉戏的时光,屈指一算都已是过去。往事如今还有什么可追寻,时光飞逝犹如箭已离弦。感慨时事变迁令人叹息,所得常常不能补偿所失。官府差役来举行傩戏驱邪,老翁精神矍铄惊动了远客。忧愁来了难道有妖魔作祟,劳烦你来为我驱邪禳灾。寒梅和冻杏的嫩萼初绽,像麦穗般娇嫩可爱。攀折枝条心中满是惆怅,不知何时才能采摘那玉般的花蕊。不担心春天花朵开得晚,转眼就会看到夏天果实被遗弃。人生啊只求及时行乐罢了,哪里用得着去追求声名和功业。为何偏偏这么多愁善感呢,难道没有看到油脂自燃吗?你的诗来苦苦地安慰我,你的情意深远如箭可射中我心。仿佛依稀看到了你的面容,让我怀疑你就在咫尺之间。我现在虽然只是个小官,但有幸能辅佐太守大人。北池是最近开凿的,池中有碧绿的汧水。面对池塘饮着美酒,还可以消磨漫长的日子。只是担心自己的诗才不够,与高手较量难免会被割去诗稿。诗写成后十天才能收到,谁说我们相隔千里之遥。每月寄一篇诗给你,那些忧愁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逐句剖析

"薄宦驱我西":卑微的官职驱使我向西行,

# 西:西行。,薄宦:卑微的官职。

"远别不容惜":长久的离别不容我吝惜。

"方愁后会远":正愁着日后相会遥遥无期,

"未暇忧岁夕":现在哪有功夫担忧除夕。

"强欢虽有酒":勉强寻欢虽有好酒在桌,

"冷酌不成席":但冷冷清清难以成欢设席。

"秦烹惟羊羹":秦地风俗只有羊肉羹可尝,

# 羹:带汁的肉汤。

"陇馔有熊腊":陇地菜肴却有熊肉干可食。

# 腊:干肉。

"念为儿童岁":回想我们儿时嬉戏的时光,

"屈指已成昔":屈指一算都已是过去。

"往事今何追":往事如今还有什么可追寻,

"忽若箭已释":时光飞逝犹如箭已离弦。

"感时嗟事变":感慨时事变迁令人叹息,

# 感时:烦恼时。

"所得不偿失":所得常常不能补偿所失。

"府卒来驱傩":官府差役来举行傩戏驱邪,

# 驱傩:腊月驱除疫鬼的仪式。

"矍铄惊远客":老翁精神矍铄惊动了远客。

# 矍铄:年老而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愁来岂有魔":忧愁来了难道有妖魔作祟,

"烦汝为攘磔":劳烦你来为我驱邪禳灾。

# 攘磔:亦作磔禳,肢解祭牲以祭神。攘:通禳,祈禳。

"寒梅与冻杏":寒梅和冻杏的嫩萼初绽,

"嫩萼初似麦":像麦穗般娇嫩可爱。

"攀条为惆怅":攀折枝条心中满是惆怅,

"玉蕊何时折":不知何时才能采摘那玉般的花蕊。

"不忧春艳晚":不担心春天花朵开得晚,

"行见弃夏核":转眼就会看到夏天果实被遗弃。

"人生行乐耳":人生啊只求及时行乐罢了,

"安用声名籍":哪里用得着去追求声名和功业。

"胡为独多感":为何偏偏这么多愁善感呢,

"不见膏自炙":难道没有看到油脂自燃吗?

"诗来苦相宽":你的诗来苦苦地安慰我,

"子意远可射":你的情意深远如箭可射中我心。

"依依见其面":仿佛依稀看到了你的面容,

"疑子在咫尺":让我怀疑你就在咫尺之间。

"兄今虽小官":我现在虽然只是个小官,

"幸忝佐方伯":但有幸能辅佐太守大人。

# 佐方伯:辅助一方的长官,这里指太守宋选。

"北池近所凿":北池是最近开凿的,

"中有汧水碧":池中有碧绿的汧水。

# 汧水:即(今作千,义不专司)河,按饮凤池所引之水并非研水,而由凤凰泉注入。

"临池饮美酒":面对池塘饮着美酒,

"尚可消永日":还可以消磨漫长的日子。

# 永日:漫长的白天。

"但恐诗力弱":只是担心自己的诗才不够,

"斗健未免馘":与高手较量难免会被割去诗稿。

# 斗健未免馘:和你比健美未免头痛。馘:头痛。

"诗成十日到":诗写成后十天才能收到,

"谁谓千里隔":谁说我们相隔千里之遥。

"一月寄一篇":每月寄一篇诗给你,

"忧愁何足掷":那些忧愁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苏轼初履凤翔签判之职时,恰逢新春佳节,心中不免涌起对弟弟的深切怀念。彼时,太守宋选对他关怀备至,厚爱有加,使得苏轼在异乡亦能感受到温暖与助力。他也用这首诗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是北宋苏轼于嘉祐七年正月初十创作的,在苏轼初任凤翔签判之际,恰逢春节佳节,他心中涌起了对弟弟深深的怀念。与此同时,太守宋选对他关怀备至,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轼创作了这首诗,旨在表达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向太守宋选表达感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给弟弟的五言律诗,通过这首诗,苏轼不仅传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太守宋选的敬意与感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苏轼的才情与情感,也体现了他在官场中的人际交往与感恩之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等自然景象,以及“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的生活场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景象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薄宦驱我西,远别不容惜”与“兄今虽小官,幸忝佐方伯”之间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对现状的知足;又如“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与“临池饮美酒,尚可消永日”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情感的起伏与变化。象征:“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不仅是对地方美食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感受。直接抒情:“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这样的直接抒情,表达了对时局变化的感慨和对得失的反思。间接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来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如“寒梅与冻杏,嫩萼初似麦”等。用典:苏轼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成语,如“矍铄惊远客”中的“矍铄”形容老人精神矍铄,是典故的化用。

3. 分段赏析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开篇至“未暇忧岁夕”苏轼开篇即点明自己因官职而西行,离别之情难以割舍。他既担忧未来相聚之日遥远,又无暇顾及眼前的岁末时光。这里,“薄宦驱我西”一句,既是对自己仕途的无奈,也是对兄弟分离的悲痛。而“未暇忧岁夕”则透露出一种被现实所迫,无暇顾及个人情感的无奈。“强欢虽有酒,冷酌不成席”至“所得不偿失”这部分苏轼通过描写节日的冷清,进一步渲染了自己的孤独与思念。他试图用酒来强颜欢笑,但冷清的酒席却难以成欢。接着,他回忆起秦地的羊肉羹和陇地的熊腊肉,这些美食虽然诱人,但在此刻却成了他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触媒。随后,他感叹时光飞逝,往事难追,所得往往不能弥补失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府卒来驱傩,矍铄惊远客”至“玉蕊何时折”这一部分苏轼通过描写节日的驱邪仪式和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惊讶于府卒驱邪的矍铄气势,但又觉得这些仪式并不能驱散他内心的忧愁。接着,他描绘了寒梅和冻杏的嫩萼初绽,这些景象虽然美丽,却让他更加惆怅,因为他不知道这些花朵何时会被采摘。这里,苏轼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不忧春艳晚,行见弃夏核”至“安用声名籍”苏轼在这一部分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生不必过于担忧春天的花朵是否晚开,因为即使开得再晚,也终将被夏天的果实所取代。他强调人生应该追求快乐,而不是追求虚名。这里,“人生行乐耳,安用声名籍”一句,既是对自己人生观的总结,也是对弟弟的劝勉。“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至结尾苏轼在结尾部分感谢弟弟的来诗宽慰,并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他觉得弟弟的诗意深远,能够射中他的心意。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他现在只是个小官,但能够辅佐太守,也是一件幸事。他描绘了北池的美景和美酒,觉得在这里饮酒赏景,足以消磨时光。但他也担心自己的诗力不足,难以与弟弟相匹敌。最后,他表达了对与弟弟书信往来的珍视,认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诗歌传递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下一篇:宋·苏轼《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