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dào
háng
zhōu
yóu
èr
jué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yǎn
kàn
shí
shì
nán
shèng
tān
liàn
jūn
ēn
tuì
退
wèi
néng
chí
dùn
zhōng
tóu
shǐ
使
jūn
huàn
lóng
chéng
shèng
míng
kuān
quán
shēn
shuāi
bìng
cuī
tuí
wèi
rén
shàng
gāng
tóu
xiāng
wàng
fāng
zào
qǐng
lín

译文

面对时局动荡,我深感无力应对,虽想归隐,却因皇恩深厚而犹豫不决。自知愚钝,终将辞官离去,只盼您何时能接替我这不称职之人。圣明的君王宽厚仁德,允许我保全此身归隐,如今衰老多病、身心颓败,羞于与外人相见。莫要登上山冈苦苦眺望我的踪迹,此刻我正忙于祭拜灶神,与邻里共聚欢宴。

逐句剖析

"眼看时事力难胜":面对时局动荡,我深感无力应对,

"贪恋君恩退未能":虽想归隐,却因皇恩深厚而犹豫不决。

"迟钝终须投劾去":自知愚钝,终将辞官离去,

"使君何日换聋丞":只盼您何时能接替我这不称职之人。

"圣明宽大许全身":圣明的君王宽厚仁德,允许我保全此身归隐,

"衰病摧颓自畏人":如今衰老多病、身心颓败,羞于与外人相见。

"莫上冈头苦相望":莫要登上山冈苦苦眺望我的踪迹,

"吾方祭灶请比邻":此刻我正忙于祭拜灶神,与邻里共聚欢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诗共两首,第一首表达了苏轼对时事的无奈与自身迟钝的自嘲。诗人虽有心报国,但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又因贪恋君恩而难以退隐。他自嘲迟钝,终将辞官而去,希望长官早日更换贤能之人。第二首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诗人以“祭灶请比邻”的生活场景,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苏轼在这两首诗中运用了直白的叙述和自嘲的笔调,将个人的情感与现实处境相结合,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自然。这两首诗虽为绝句,但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无奈。诗中既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情感与人文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句:“眼看时事力难胜。”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面对时局的无力感,表达了对复杂政治局势的无奈。次句:“贪恋君恩退未能。”苏轼自责贪恋君恩,未能果断退隐,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矛盾心理。第三句:“迟钝终须投劾去。”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承认自己的迟钝,暗示终将因无法胜任而被迫离职。末句:“使君何日换聋丞。”诗人以“聋丞”讽刺官场中不辨是非的官员,表达了对官场现状的不满。第二首:首句:“圣明宽大许全身。”诗人感激朝廷的宽容,允许他全身而退,体现了对皇恩的感激。次句:“衰病摧颓自畏人。”苏轼以“衰病摧颓”形容自己的身体与精神状态,表达了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自卑。第三句:“莫上冈头苦相望。”诗人劝诫弟弟子由不要过于担忧,体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末句:“吾方祭灶请比邻。”诗人以“祭灶请比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随遇而安的心态,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神女庙》

下一篇:宋·苏轼《绝句一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