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niàng
guì
jiǔ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dǎo
xiāng
shāi
píng
pén
àng
àng
chūn
dài
hún
shōu
shí
xiǎo
shān
cáng
shè
wèng
zhāo
míng
yuè
dào
fāng
zūn
jiǔ
cái
qiǎn
mén
shēng
zhì
cài
réng
dāo
zhǔ
ēn
làn
zhǔ
kuí
gēng
zhēn
guì
fēng
liú
zài
mán
cūn

译文

捣出桂酒的香气,筛出酒的辣味,装入瓶和盆中,春天的溪水满满当当,因雨水而变得浑浊。收集来桂花(小山可代指桂花)藏进祭社神的瓮中(酿酒),邀请明月来到这芬芳的酒杯旁(共饮)。酿酒的材料已经派门生去取来了,还承蒙当地主人的恩情送来一把蔬菜。把葵菜煮得烂熟做成羹汤,斟上桂花酒,这样美好的生活情趣可惜是在这荒蛮的村落里。

逐句剖析

"捣香筛辣入瓶盆":捣出桂酒的香气,筛出酒的辣味,装入瓶和盆中,

"盎盎春溪带雨浑":春天的溪水满满当当,因雨水而变得浑浊。

"收拾小山藏社瓮":收集来桂花(小山可代指桂花)藏进祭社神的瓮中(酿酒),

"招呼明月到芳樽":邀请明月来到这芬芳的酒杯旁(共饮)。

"酒材已遣门生致":酿酒的材料已经派门生去取来了,

"菜把仍叨地主恩":还承蒙当地主人的恩情送来一把蔬菜。

"烂煮葵羹斟桂醑":把葵菜煮得烂熟做成羹汤,斟上桂花酒,

"风流可惜在蛮村":这样美好的生活情趣可惜是在这荒蛮的村落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酿桂酒》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七言律诗,整首诗围绕新酿桂酒展开,开篇描绘将香料与辛辣原料捣筛入瓶盆,酒液如同带雨春溪般浑朴,生动展现酿酒场景。“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一句,以独特想象营造出清幽雅致的饮酒氛围。诗中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酒液比作春溪,让明月有了“招呼”的动作,满是浪漫色彩。苏轼借酿酒、饮酒,展现出在困境中乐观豁达的心境,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邻里相助的感恩,语言质朴却韵味十足,尽显其诗歌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招呼”一词将明月当作人来写,赋予了明月人的行为和情感,仿佛明月是诗人的朋友,诗人可以招呼它来到酒杯前,与自己共饮,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营造出一种与自然亲密互动的氛围。借代:“烂煮葵羹斟桂醑”中的“桂醑”借代用桂花酿制的酒。诗人不直接说桂花酒,而是用“桂醑”来代替,使诗句在表达上更加含蓄、典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 分段赏析

“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诗人以“捣”“筛”“入”等动词,精准描摹酿酒前的备料流程,展现其躬亲操作的细致态度。将初酿酒液比作“春溪带雨”,既贴合酒体浑浊未滤的物理状态,又暗含对自然意象的化用——雨后溪流充盈流动的意象,隐喻酿酒过程中蕴含的生机与期待。需补充说明:“辣”特指肉桂等辛香辅料。“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小山”典出《楚辞》代指诗文,诗人整理藏书腾让酒瓮,侧面反映贬谪生活中对精神追求的坚守。“社瓮”为祭祀用酒器,与“芳樽”形成雅俗对照,暗示酒瓮的粗朴与酒质的清雅。拟人化“招呼明月”并非单纯写景,而是通过月影入樽的动态画面,构建诗人与天地对话的隐逸意境。“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门生致酒材、地主赠蔬菜的细节,既体现知州詹范的关照,也透露初到惠州物资匮乏的实况。动词“遣”“致”“叨”虽显口语化,却强化了日常生活的真实质感,与诗中雅趣形成反差张力。需注意:此联并非单纯陈述困窘,更隐含诗人对人情温暖的珍视。“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烂煮葵羹”与“斟桂醑”构成雅俗交融的饮食图景,葵菜的粗粝与桂酒的清冽形成味觉对比,暗喻贬谪生活的苦乐交织。末句“可惜”应作“值得珍惜”解——诗人并非慨叹境遇,而是以“蛮村”自嘲中流露对风雅生活的执着,体现“穷且益坚”的精神境界。文献显示,苏轼曾赞桂酒“香味超然,非人间物”,此联实为对自我酿酒技艺的含蓄揄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春日》

下一篇:宋·苏轼《满庭芳·水浅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