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míng
jiū
yàn
shēng
shè
西
chuāng
yǎn
míng
zuì
xǐng
lái
shì
zhǐ
jiāng
chūn
shuì
shǎng
chūn
qíng

译文

平日里欢叫的斑鸠和雏燕此时都悄然无声,春日的阳光强烈地照射在西面的窗户上,耀眼明亮。中午醉酒后醒来,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打算在这美好的春日里继续睡觉,以此来欣赏这晴朗的春日时光。

逐句剖析

"鸣鸠乳燕寂无声":平日里欢叫的斑鸠和雏燕此时都悄然无声,

# 乳燕:初生的小燕子。,鸣鸠:斑鸠之类。

"日射西窗泼眼明":春日的阳光强烈地照射在西面的窗户上,耀眼明亮。

# 泼眼明:眼如浇洒,非常轻亮。

"午醉醒来无一事":中午醉酒后醒来,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只将春睡赏春晴":就打算在这美好的春日里继续睡觉,以此来欣赏这晴朗的春日时光。

# 赏:观赏。,只将:只作、只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是北宋苏轼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元丰八年(1085)的南都。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午后从醉酒中醒来时的别样心境。彼时,耳畔没有斑鸠和燕子的啼鸣声扰乱思绪,唯有温暖的落日余晖倾洒入室,映照出一室的明亮。外面正是春光无限好的时节,这般美好的时光,正适合安然地醉卧酣眠。诗中,诗人的所见所闻皆是宁静美好的景致,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字里行间,诗人那悠然自得、闲适从容的心情,如悄然绽放的花朵,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让人体味到一种远离喧嚣的静谧与安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春日午后从醉酒中醒来时的别样心境,深刻地呈现出其内心世界的静谧安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然万物深深的敬畏之意。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动衬静,诗的首句“鸣鸠乳燕寂无声”,本应是斑鸠和燕子活跃、鸣叫的春日,却写它们此刻寂静无声,这种反常的描写更突显了环境的静谧,以动物的动态之“寂”来衬托整体氛围的安静,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午后的清幽。直抒胸臆:后两句“午醉醒来无一事,只将春睡赏春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状态和心情,午后醉酒醒来,没有任何事务缠身,只是借着春日的睡眠来欣赏这春日的晴天,直白地抒发了自己的闲适之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之句勾勒出一幅清晨的静谧画面。那鸣鸠与乳燕,似是在轻柔的晨风中,发出细微却和谐的鸣叫,声音虽有,却更衬出周遭的宁静,仿佛时间都在此刻放缓了脚步。第二句中春的气息宛如灵动的精灵,不着痕迹地渗透进世间万物。在那或幽深或明亮的角落,春意肆意蔓延,带来丝丝暖意,让一切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仿佛能看见生命在春光中肆意生长的模样。第三句描绘的是午后时分,诗人从微醺的醉意中悠然转醒。此时,尘世的烦恼与琐碎事务皆被抛诸脑后,四周弥漫着宁静与安逸的氛围,恰似一方避风的港湾,让心灵得到了片刻的休憩。最后一句尽显诗人的悠然自得。他独自沉浸在春日的美景之中,静静欣赏着这大好春光,享受着春日的宁静与晴朗。那柔和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无一不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带来了如获宽慰般的惬意之感。

4. 作品点评

《春日》一诗以烂漫春天作为背景,苏轼巧妙地交织着对自然景致的细腻勾勒与对个人心境的真切抒发,深刻地呈现出其内心世界的静谧安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诗人借由对春天的由衷礼赞,流露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自然万物深深的敬畏之意。这首诗意境清新淡雅,情感诚挚动人,宛如一股潺潺清泉,给予读者平和、静谧且愉悦的心灵滋养。此诗充分彰显了苏轼卓越非凡的文学才华,以及他对自然之美别具一格的敏锐感知。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简洁凝练的语言,将春天的秀丽风光与自身对生活的独特态度完美交融。读者在品读之间,不仅能真切领略到春天的清新与宁静,更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洋溢的喜悦与安宁,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同沉醉在这美好的春日时光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临江仙·以为异人》

下一篇:宋·苏轼《新酿桂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