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罢唱鹢舟回":菱歌停止了演唱,鹢舟缓缓返回,
"雪鹭银鸥左右来":雪白色的鹭鸶和银色的鸥鸟在船的左右飞翔而来。
"霞散浦边云锦截":晚霞在浦边消散,如同云锦被截断,
"月升湖面镜波开":月亮升起,湖面像镜子般的水波展开。
# 升:一作“临”。
"鱼惊翠羽金鳞跃":鱼儿被翠鸟惊起,金色的鳞片闪烁着跳跃,
"莲脱红衣紫菂摧":莲花脱落了红色的花瓣,紫色的莲子也已成熟即将掉落。
"淮口值春偏怅望":在淮口遇到春天,偏偏心中惆怅远望,
"数株临水是寒梅":几株靠近水边的是耐寒的梅花。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以“菱歌罢唱”收束喧闹,鹢舟(船头绘鹢鸟的官船)缓缓返回,暗示诗人结束郡守生涯的落寞。雪鹭、银鸥环绕船身,以飞鸟的灵动反衬诗人的孤寂,形成动静对比。此处“鹢舟”用《淮南子》中鹢鸟御水的典故,既点出归舟的尊贵,又隐含仕途风波的隐喻。颔联由黄昏至月夜,“霞散”如锦缎撕裂,“月升”似明镜初开,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变幻,展现东湖暮色的瑰丽。“云锦”“镜波”以华贵意象凸显自然之美,暗喻诗人对往昔官场荣耀的追忆。颈联翠羽(水鸟)掠过水面惊起金鳞鲤鱼,红莲凋谢露出紫色莲实,以鱼跃、莲落的动态打破湖面宁静。“翠羽”“金鳞”“红衣”“紫菂”的色彩对比,既渲染生机,又暗含衰败——鱼跃为惊,莲脱为摧,象征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尾联淮口(寿阳附近渡口)的春日本应生机盎然,诗人却“怅望”,视线最终定格在临水寒梅。寒梅在春寒中独放,既是东湖实景,亦象征诗人虽遭贬谪仍坚守高洁的品格,与李绅《寒松赋》中“冒霜雪兮空自奇”的自喻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