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巧破夫差国":越王巧妙谋划攻破了夫差的吴国,
"来献黄金重雕刻":越王献上用黄金精心雕刻的宝物。
"西施醉舞花艳倾":西施醉酒起舞时像盛开的花朵般娇艳动人,
"妒月娇娥恣妖惑":她那让月亮都嫉妒的娇美身姿尽情施展着迷人的魅力。
"姑苏百尺晓铺开":姑苏城百尺高的楼阁在清晨敞开,
"楼楣尽化黄金台":楼阁的横梁都像黄金台一样华丽。
"歌清管咽欢未极":歌声清亮管乐幽咽欢乐还没到极致,
"越师戈甲浮江来":越国的军队就带着兵器乘船渡江而来。
"伍胥抉目看吴灭":伍子胥被挖去双眼仍看着吴国灭亡,
"范蠡全身霸西越":范蠡保全自身助越国在西边称霸。
"寂寞千年尽古墟":千年之后故地一片寂寞都成了古老的废墟,
"萧条两地皆明月":吴、越两地一片萧条都笼罩在明月之下。
"灵岩香径掩禅扉":灵岩山的香径边寺院的门已经关闭,
"秋草荒凉遍落晖":秋天的野草一片荒凉遍地都是落日余晖。
"江浦回看鸥鸟没":在江边回头望去鸥鸟消失在天际,
"碧峰斜见鹭鸶飞":从青翠的山峰旁斜着看见鹭鸶飞翔。
"如今白发星星满":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像星星一样密布,
"却作闲官不闲散":却担任清闲的官职实则并不清闲。
"野寺经过惧悔尤":经过荒野寺院时总担心有过错懊悔,
"公程迫蹙悲秋馆":公务期限紧迫在秋日馆舍中满心悲伤。
"吴乡越国旧淹留":在吴地和越国曾经长久停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从前曾遍游这里的草木烟霞。
"云木梦回多感叹":在梦中回到云绕树木的故地感慨万千,
# 回:一作魂。,木:一作外。
"不惟惆怅至长洲":不仅仅是惆怅之情一直蔓延到长洲。
"台今遗迹平芜":如今姑苏台的遗迹已长满杂草,
"连接灵岩寺":与灵岩寺相连,
"采香径、":采香径、
"响屧廊皆在寺内":响屧廊都在灵岩寺内。
"《越书》称越王黄献吴王黄金楼楣":《越书》称越王向吴王进献了黄金装饰的楼楣,
"吴王因造姑苏台":吴王因此建造了姑苏台。
"因献楣":因为接受了越王进献的楼楣,
"遂以黄金尽饰楼":于是就用黄金来装饰整座楼,
"以破其国":从而使吴国灭亡。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分段赏析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勾勒出吴越相争中的关键场景。“越王巧破夫差国”点出越国取胜的结果,“来献黄金重雕刻”则写出战后献宝的情景;而“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描绘出西施起舞时的娇艳,她的魅力甚至让月亮都似有妒意。“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形成了强烈的氛围对比。“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写出姑苏城楼阁的华丽与清晨的开阔,“歌清管咽欢未极”则是欢乐正浓的时刻;可“越师戈甲浮江来”陡然转折,越国军队渡江而来的紧张,瞬间打破了之前的欢腾,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局势的猝不及防。“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聚焦于历史人物的不同结局。伍子胥被挖去双眼仍见证吴国灭亡,他的忠诚与悲壮尽显;范蠡却能保全自身,还助力越国称霸西方。两人的遭遇形成对照,让人感受到历史中个人命运的差异,以及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将目光投向久远之后的景象。千年过去,曾经的繁华之地成了寂寞的废墟,吴、越两地一片萧条,唯有明月依旧照耀。这种今昔的变化,带着淡淡的苍凉,让人感受到时光对世事的改变。“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描绘出故地如今的景象。灵岩山的香径旁,寺院的门已经关闭,秋日的野草一片荒凉,落日的余晖铺满大地。这些景象充满了萧瑟之感,曾经的热闹已被寂静取代,画面中藏着对过往的追念。“江浦回看鸥鸟没,碧峰斜见鹭鸶飞”,转向自然景象的刻画。在江边回头时,鸥鸟已消失在天际;从青翠的山峰旁望去,鹭鸶正斜斜飞过。这些动态的自然画面,为萧条的场景添了一丝生机,却也因“鸥鸟没”的消逝感,更显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开阔。“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写出诗人当下的状态。如今已满头白发,像星星般密布,担任着看似清闲的官职,实际却并不轻松。简单的叙述中,透着对自身境况的无奈,也带着生活的真实质感。“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心境。经过荒野的寺院时,总会担心自己有过错而心生懊悔;公务的期限十分紧迫,在秋日的馆舍中满是悲伤。这些细节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压力,让人物的情绪更加具体可感。“吴乡越国旧淹留,草树烟霞昔遍游”,唤起对过往的回忆。在吴地和越国曾经停留了很长时间,从前也遍游过这里的草木与烟霞。回忆中的景象带着几分美好,与如今的萧瑟形成对比,更添对往昔的怀念。“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抒发了内心的感慨。梦中回到云绕树木的故地,总会生出许多感叹;而这份惆怅之情,不仅仅停留在心中,还一直蔓延到长洲。将梦中的感受与现实的情绪相连,抒发了心中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