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久驭宇":圣明的君主长久地统治天下,
"真气尚兴云":祥瑞的真气依旧兴起庆云。
"五色传嘉瑞":五彩之色传递着美好的祥瑞,
"千龄表圣君":历经千年彰显着圣明的君主。
"从风忽萧索":庆云随着风忽然变得萧索,
"依汉更氛氲":靠近天河时更加浓郁繁盛。
"影彻天初霁":庆云影子在天刚晴时十分清晰,
"光鲜日未曛":在太阳未昏暗时光彩照人。
"表祥近自远":作为祥瑞无论远近都能彰显,
# 近:一作来。
"垂化聚还分":蕴含着圣君教化聚合又分散。
"宁作无依者":宁愿不做无所依靠的人,
"空传陶令文":白白流传着陶令那样的文章。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歌颂圣君的诗。介绍了上党地区出现庆云这一祥瑞之事,描绘了庆云的色彩、动态等景象,体现出祥瑞的氛围,营造出神圣庄严之感,表达了对圣君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宁作无依者,空传陶令文。”巧用陶令(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为人高洁,辞官归隐。作者在此以陶令自比,表明自己不愿无所依托,渴望有所作为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飞龙久驭宇,真气尚兴云”:开篇“飞龙久驭宇”,以“飞龙”象征圣君,说圣君长久统治天下。“真气尚兴云”,“真气”为祥瑞之气,它能兴起庆云,暗示圣君之德能感召天地出现祥瑞,奠定了全诗歌颂圣君与祥瑞的基调。“五色传嘉瑞,千龄表圣君”:“五色传嘉瑞”,直接描写庆云的五色,这五彩之色传递着美好的祥瑞之意。“千龄表圣君”,指出此祥瑞历经千年一遇,正是为了彰显圣君的统治,高度赞美了圣君与庆云祥瑞之间的联系。“从风忽萧索,依汉更氛氲”:“从风忽萧索”,描绘庆云随着风势,忽然呈现出萧索之态,展现其动态变化。“依汉更氛氲”,写庆云靠近天河(汉)时,又显得更加浓郁繁盛,通过对庆云不同状态的刻画,表现其神秘而变幻的特点。“影彻天初霁,光鲜日未曛”:“影彻天初霁”,说庆云的影子在天空刚刚放晴时十分清晰,突出了天晴时庆云影子的鲜明。“光鲜日未曛”,表明在太阳还未昏暗时,庆云光彩照人,从光影角度描绘出庆云的明亮与美丽。“表祥近自远,垂化聚还分”:“表祥近自远”,意为庆云作为祥瑞,无论远近都能彰显其吉祥之意。“垂化聚还分”,指庆云的聚合与分散似乎都蕴含着圣君的教化,将庆云与圣君的教化联系起来,进一步歌颂圣君。“宁作无依者,空传陶令文”:“宁作无依者”,作者表明自己宁愿不做无所依靠之人。“空传陶令文”,巧用陶渊明的典故,以陶渊明自比,暗示自己不愿像陶渊明那样空有高洁之名却无所作为,委婉表达自己渴望有所建树的心愿。
上一篇:唐·李绅《宿扬州水馆》
下一篇:唐·李绅《姑苏台杂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