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榴亭早开繁蕊":海榴亭的石榴早早开满了花蕊,
"光照晴霞破碧烟":光彩像晴霞般冲破淡青色的烟霭。
"高近紫霄疑菡萏":高得接近蓝天,让人疑是荷花绽放,
"迥依江月半婵娟":远依着江月,如同美人般娇羞柔美。
"怀芳不作翻风艳":蕴藏芬芳却不做随风招摇的艳丽姿态,
"别萼犹含泣露妍":个别花萼还带着露珠,似含泪般娇妍。
"摇落旧丛云水隔":旧日的花丛已凋零,被云水阻隔,
"不堪行坐数流年":不忍在行走坐卧间细数流逝的年华。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海榴亭海榴花的描绘,融写景与抒怀于一体,既展现了海榴花的特质,又借花表达了对内敛品格的称颂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拟物:“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将“海榴花枝”比拟为“菡萏(荷花)”和“婵娟(形容女子娇美之态,此处借指娇美的事物)”,通过海榴花高近云霄时的清雅之姿与荷花相似,依傍江月时的娇美之态类同婵娟,以此凸显其高洁清丽的特质。
3. 分段赏析
首联“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紧扣“早开”,描绘海榴花在海榴亭早早绽放,繁花满枝,其光彩如同晴霞般耀眼,冲破了淡淡的碧烟。这里以“晴霞”作比,突出了海榴花的明艳,展现出花开时的蓬勃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海榴花的喜爱。颔联“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写海榴花生长位置高近天空,让人恍惚以为是荷花(菡萏)绽放;它又远远依傍着江月,在月色下显得如同美人般娇羞柔美。此联运用比喻手法,将海榴花比作荷花和婵娟的美人,既写出了花的形态之美,又增添了朦胧的意境。颈联“怀芳不作翻风艳,别萼犹含泣露妍”,转向赞美海榴花的品格。它蕴藏着芬芳,却不随风摇摆、故作艳丽;即便个别花萼,也带着晨露,如含泪般更显娇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花的外在美,更赋予其内在的端庄品性,是对海榴花的深层赞美。尾联“摇落旧丛云水隔,不堪行坐数流年”,由眼前的海榴花联想到旧时的花丛,如今已被云水阻隔,花开花落间,时光流逝。诗人独坐或行走时,细数岁月,满是难以言说的怅惘。此联由物及人,将对海榴花的关注转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由赞美转为深沉的感怀。
上一篇:唐·李绅《过荆门》
下一篇:唐·李绅《入扬州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