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繁艳满城阴":蔷薇花盛开得繁茂艳丽,整个城郭都笼罩在它们繁密的绿荫之下,
"烂熳开红次第深":花开得茂盛绯红,颜色由浅红渐渐地转为深红层层叠叠地盛开。
"新蕊度香翻宿蝶":新绽的花蕊传递着芬芳,惊醒了沉睡的蝴蝶,
"密房飘影戏晨禽":密闭的房门里,晨光投下斑驳的光影,清晨的雀鸟在枝叶间穿梭嬉戏。
# 晨:一作新。
"窦闺织妇惭诗句":窦家闺房中织布的女子,对着诗句自惭才拙,
"南国佳人怨锦衾":南方的美人望着锦绣被褥,却因花色逊于蔷薇而心生幽怨。
"风月寂寥思往事":在春风轻拂、月色清冷的寂寥中,独自追忆着往事,
"暮春空赋白头吟":在这暮春时节,徒然提笔写下属于白发人的感伤诗篇。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借暮春时节蔷薇花繁艳满城、花影摇曳及蜂蝶纷飞的景象,写出了诗人借“窦闺织妇”“南国佳人”典故与“风月寂寥思往事”的感慨所隐含的时光流逝沧桑之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颈联“窦闺织妇”典出《晋书·列女传》,窦滔之妻苏蕙以回文诗寄夫,此处借织妇因蔷薇美景难赋而自惭,暗指自然之美非诗文可尽述;尾联“白头吟”用卓文君作《白头吟》诀别司马相如的典故,既切暮春伤逝之情,又以“空赋”流露诗人对年华凋零的怅然。化用:颈联“南国佳人”化用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的意象,原诗以佳人漂泊喻贤才不遇,此处改“怨锦衾”为佳人对蔷薇凋零生愁,将身世之慨转化为对美好易逝的伤怀,属意象与情感的化用。反衬:以动衬静,颔联“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中,蝴蝶翩跹、晨禽嬉戏的动态场景,反衬出静态花丛的旺盛生命力。以“动”的蝶禽之态,突显“静”的花丛之盛,借动态的鲜活生动,更鲜明地展现蔷薇花影摇曳、香气弥漫的静态之美,让画面层次更为丰富。
3. 分段赏析
“蔷薇繁艳满城阴,烂熳开红次第深”两句描绘蔷薇盛开的全景。“繁艳”“烂熳”直白展现蔷薇花繁花盛、色彩艳丽之态,“满城阴”写出蔷薇生长繁茂,遍布城中遮蔽阴凉;“次第深”则细腻呈现出蔷薇花由浅至深渐次绽放的过程,为全诗奠定了绚丽的基调。“新蕊度香翻宿蝶,密房飘影戏晨禽”两句刻画细微之景。“新蕊度香”写出蔷薇新蕊散发香气,一个“度”字将无形的花香动态化,仿佛香气在空气中流淌;“翻宿蝶”描绘出香气引来蝴蝶翻飞起舞,展现出蔷薇花的吸引力。“密房飘影”中“密房”指蔷薇花密集的花丛,花丛摇曳生影,“戏晨禽”则生动呈现出清晨鸟儿在花影间嬉戏的活泼场景,动静结合,富有生机。“窦闺织妇惭诗句,南国佳人怨锦衾”两句运用典故抒情。“窦闺织妇”化用相关织妇故事,说织妇面对蔷薇花的美景,自愧难以用诗句描绘;“南国佳人”怨叹锦衾,借佳人之怨,暗示蔷薇花的美丽引发人们内心复杂情感,以他人的反应侧面烘托蔷薇花的魅力,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两句抒发诗人感慨。“风月寂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暮春时节,诗人面对盛开的蔷薇,在寂静的环境中思绪万千,不禁回忆往事。“空赋白头吟”,“白头吟”用卓文君的典故,诗人感叹自己在暮春之时,只能空自吟诵表达情感的诗篇,流露出时光流逝、往事成空的惆怅与无奈,使诗歌的情感从对蔷薇的赞美转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