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守郡日":我在郡守任上时,
"有客游者":有一位云游的客人,
"善弹琵琶":擅长弹奏琵琶,
"问其所传":询问他的技艺传承,
"乃善才所授":原来是曹善才所传授的。
"顷在内庭日":从前在宫廷任职时,
"别承恩顾":特别承蒙皇上的恩宠照拂,
"赐宴曲江":皇上在曲江池赐宴,
"敕善才等二十人备乐":下令让曹善才等二十人准备乐舞。
"自余经播迁":自从我经历贬谪流离,
"善才已没":曹善才已经去世了。
"因追感前事":因为追念感慨往事,
"为悲善才":写下《悲善才》这首诗来哀悼他。
"穆王夜幸蓬池曲":唐穆宗在夜晚驾临蓬莱池畔,
# 蓬池:蓬莱池的简称,即长安大明宫中的太液池。,幸:古称帝王所至。,穆王:唐穆宗。
"金銮殿开高秉烛":金銮殿里灯火通明,高高举起烛火照亮殿堂。
"东头弟子曹善才":东边的乐师曹善才,
"琵琶请进新翻曲":请求进献新改编的琵琶曲。
# 进:一作奏。
"翠蛾列坐层城女":画着翠眉的宫女们,排列着坐在宫廷中,
# 层城:指唐宫。,翠蛾:宫女。
"笙笛参差齐笑语":笙笛声音高低不齐,伴随着阵阵笑语声。
# 笛:一作歌。
"天颜静听朱丝弹":皇帝静静地聆听琵琶弹奏,
# 天颜:皇帝。
"众乐寂然无敢举":其他乐器都安静下来,不敢演奏。
"衔花金凤当承拨":琵琶上衔花的金凤装饰下,手指拨动琴弦,
# 承拨:弹奏的手势。,衔花金凤:琵琶上的装饰。
"转腕拢弦促挥抹":转动手腕,快速地按弦、挥拨。
# 抹:一作霍。,拢:一作笼。
"花翻凤啸天上来":乐声如同繁花翻卷、凤凰嘶鸣,从天上传来。
# 花翻凤啸:一作扶花翻凤,形容乐声。
"裴回满殿飞春雪":乐声回荡,满殿仿佛飘起了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拨弦演奏新曲,新的乐声响起,
# 度曲:作新曲。
"金铃玉珮相瑳切":乐声如同金铃和玉佩相互撞击般清脆。
# 瑳切:金铃玉佩相撞,喻琵琶弹奏声。
"流莺子母飞上林":乐声像流莺母子飞上林苑,
# 上林:秦汉时园林名,此处指唐园林。
"仙鹤雌雄唳明月":又像雌雄仙鹤在明月下鸣叫。
"此时奉诏侍金銮":这时我奉皇帝诏令,在金銮殿侍奉,
"别殿承恩许召弹":在别殿承蒙恩宠,被允许召唤曹善才弹奏。
# 弹:一作看。,别殿:别于正殿而言,帝王休憩闲宴所在。
"三月曲江春草绿":三月的曲江池畔,春草一片碧绿,
# 曲江:即曲江池,在今西安市东南。
"九霄天乐下云端":如同九霄之上的仙乐降落到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紫髯的宫廷乐官上前,跪坐着准备演奏,
# 屈膝:弹奏时为跪坐或盘膝姿势。,供奉: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
"尽弹妙曲当春日":在春日里尽情弹奏美妙的乐曲。
"寒泉注射陇水开":乐声像寒泉喷射,陇水奔涌,
"胡雁翻飞向天没":又像胡雁翻飞着,向天边飞去消失。
# 向:一作朔。,胡雁:来自北方的雁。
"日曛尘暗车马散":夕阳西下,尘土昏暗,车马纷纷散去,
# 曛:落日的余晖。
"为惜新声有余叹":因为惋惜这美妙的新声,人们发出声声长叹。
"明年冠剑闭桥山":第二年,皇帝去世。
# 桥山:在今陕西省黄陵县城北,山形如桥,上有黄帝墓。
"万里孤臣投海畔":我这万里之外的孤臣被贬到了海边。
# 孤臣:自称。
"笼禽铩翮尚还飞":如同笼中的鸟儿羽毛被摧落,仍想要奋力飞翔,
# 尚还:一作强回。,铩翮:犹铩羽,催落羽毛,喻失意。翮,一作羽。,笼:一作离。
"白首生从五岭归":头发白了,才从五岭之外归来。
"闻道善才成朽骨":听说曹善才已经去世,
"空余弟子奉音徽":只留下他的弟子传承他的音乐声名。
# 音徽:德音,指令闻美誉。音,一作宣。
"南谯寂寞三春晚":南谯的晚春时节,一片寂寞,
# 南谯:滁州。东汉设置南谯州,故城在今安徽省全椒县西北。
"有客弹弦独凄怨":有客人弹奏琴弦,曲调独自透着凄怨。
"静听深奏楚月光":在楚地的月光下,静静聆听深情的演奏,
# 楚月光:南谯古楚地,故云。
"忆昔初闻曲江宴":回忆起当初在曲江宴上听到的乐声。
"心悲不觉阑干":心中悲伤,不知不觉泪水纵横,
# 阑干:纵横散乱貌,形容泪水满面。
"更为调弦反覆弹":客人又调整琴弦,反复弹奏。
"秋吹动摇神女佩":乐声像秋风吹动神女的玉佩,
# 秋吹:秋风。
"月珠敲击水晶盘":又像明月珠敲击水晶盘发出的声音。
# 月珠:明月珠。
"自怜淮海同泥滓":自怜自己在淮海之地,如同泥渣一般,
# 淮海:此指滁州。
"恨魄凝心未能死":心中满是遗恨,却无法死去。
"惆怅追怀万事空":惆怅地追思往事,只觉得万事皆空,
"雍门感慨徒为尔":即便像雍门子狄那样感慨,也只是徒劳罢了。
# 感慨:一作琴瑟。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写作手法
比喻:“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将琵琶声比作流莺啼鸣、仙鹤长唳,生动展现乐声的婉转清亮与空灵悠远,让读者直观感受音乐魅力。对比:前半写宫廷宴乐的繁盛(“天颜静听朱丝弹”),后半写贬谪后的孤寂(“南谯寂寞三春晚”),以乐景衬哀情,突出人生变故的凄凉与世事无常。铺陈:“穆王夜幸蓬池曲……众乐寂然无敢举”,详细铺陈宫廷演奏的场景、人物及氛围,层层渲染善才演奏时的庄重与震撼,为后文情感转折作铺垫。借景抒情:“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借秋风、月珠等景物,含蓄表达听琴时内心的悲凉,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意境蕴藉。
2. 分段赏析
第一部分(开头至“为惜新声有余叹”):追忆善才的宫廷演奏场景。首句“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以周穆王典故暗喻唐穆宗夜宴蓬莱池,点明时间为夜晚,地点在金銮殿,营造出宫廷夜宴的庄重氛围。“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正式引出主人公曹善才,其以“新翻曲”展现技艺创新。“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描绘宫女列坐、笙笛杂响的热闹场景,与“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中帝王专注聆听、众乐屏息的肃静形成对比,从侧面烘托善才演奏的感染力。“衔花金凤当承拨……流莺子母飞上林”则聚焦演奏细节,以“衔花金凤”的乐器装饰、“转腕拢弦”的弹奏动作,结合“花翻凤啸”“金铃玉佩”“流莺子母”等多重意象,通过比喻与通感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与触觉,生动展现乐声的奇幻多变与清脆灵动。“三月曲江春草绿”转而描写春日曲江宴,以“九霄天乐下云端”夸张渲染皇家乐队的华美,再以“寒泉注射”“胡雁翻飞”等自然意象比喻乐声的刚健与悠远,多层次呈现善才技艺的博大精深。第二部分(“明年冠剑闭桥山”至结尾):倾诉身世感慨与悲悼之情。“明年冠剑闭桥山”以黄帝葬桥山典故婉叙穆宗驾崩,“万里孤臣投海畔”直述自身被贬至海滨的孤苦,“笼禽铩翮尚还飞”以笼鸟折羽自喻,尽显仕途挫折后的困顿与不甘。“闻道善才成朽骨”紧扣诗题,点明对善才离世的哀痛;“南谯寂寞三春晚,有客弹弦独凄怨”以地域的荒寂与乐声的凄清,勾连今昔情境,“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通过时空交错的听觉记忆,将个人遭际与善才往事交织。“心悲不觉泪阑干”直抒胸臆,以泪湿巾的细节强化悲痛;末句“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徒为尔”收束全诗,将对善才的追思、对帝王更替的慨叹、对自身命运的幻灭感熔铸一炉,以“万事空”的哲思性结语,深化了人生无常的苍凉意蕴。
3. 作品点评
全诗构思精巧,行文跌宕起伏,极具匠心。诗人以所见、所闻、所想的情景入诗,笔触细腻生动,使得全诗有声有色,读来自然流畅。诗中意境深邃幽远,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既饱含对善才离世的深切叹惋,又融入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怀嗟叹。全篇以乐声为纽带,巧妙引发联想,将往事与现实交织融合,浑然天成,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 从赐宴曲江说入(首句下)。众兼言二十人备乐(“九霄天乐”句下)。穆皇宴驾,绅亦播迁(“明年冠剑”二句下)。此言善才殁后,听其指授者所弹(“有客弹弦”二句下)。回环赐宴曲江(“忆昔初闻”句下)。题系守郡说入,诗却先写赐宴曲江,婉曲淋漓,然后转入播迁,复听善才弟子弹弦凄怨,末路双收两层,神情无限。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上一篇:唐·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