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栖峰下青莲宇":鹤栖息在黄鹤山下的青莲寺,
"花发江城世界春":江城处处鲜花盛开,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春光中。
"红照日高殷夺火":红艳艳的日光照耀高空,鲜艳得仿佛要和火焰争辉,
"紫凝霞曙莹销尘":紫色的霞光在晨曦中凝聚,晶莹剔透的光芒消散了世间的尘埃。
"每思载酒悲前事":每当想起带着酒杯追忆往事,心中涌起悲伤,
"欲问题诗想旧身":想要题写诗句时,又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
"自叹秋风劳物役":自嘲被秋风催促着奔波劳碌,
"白头拘束一闲人":白发苍苍却仍被世俗事务束缚,徒然做个闲散之人。
"仍岁往来牵迫":这些年来,每年都因为事务缠身、行程紧迫,
"皆不得往":一直没能前往。
"元和初":唐宪宗元和初年,
"在故度支尚书兄宾府":我在已故的担任度支尚书的兄长的幕府中,
"多因闲暇":常常趁着空闲时间,
"经游此寺":途经并游览这座鹤林寺。
"寺内有木兰、":寺内的木兰花、
"杜鹃繁茂":和杜鹃花生长得十分茂盛,
"人言至今犹未衰歇":人们说直到现在依然盛开,没有衰败凋零。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分段赏析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两句描绘了鹤林寺周边的春日景致。“鹤栖峰下”点明地点,“青莲宇”写出寺庙的清幽雅致,暗示此处仿若超凡脱俗之地;“花发江城”描绘出江城繁花盛开的景象,一个“发”字生动展现花朵蓬勃生长、竞相绽放的姿态,而“世界春”三字更是将春意盎然的氛围推向极致,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两句着重刻画晨光中的绚丽景色。“红照日高”描绘出太阳高悬天际,光芒四射的画面,“殷夺火”极言红日的浓烈色彩,仿佛比火焰还要鲜艳夺目;“紫凝霞曙”写朝霞凝聚,呈现出瑰丽的紫色,“莹销尘”则强调霞光的明亮纯净,仿佛能驱散世间尘埃。诗人通过对色彩的细腻描写,运用夸张手法,将日出时霞光的壮美、绚烂展现得淋漓尽致。“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两句转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每思”“欲问”表明诗人常常陷入对过往的沉思,“载酒”“题诗”是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曾经的这些美好回忆,如今想来却只剩悲伤。“悲前事”“想旧身”直接抒发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经历的伤感之情,将情感由景及人,自然地过渡到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为尾联的感叹作铺垫。“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叹。“自叹”二字直接点明情感基调,“秋风”既点明时间,也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劳物役”道出诗人一生为外物所驱使,奔波劳碌的艰辛;“白头拘束”写出诗人已至暮年,却仍不得自由,虽称“闲人”,实则身不由己。此句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对人生的感慨尽情抒发,饱含沧桑之感,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李绅《江南暮春寄家》
下一篇:唐·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