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见梅迎雪":雒阳城里,我看到了一片梅花在雪中绽放,仿佛迎接着雪花的降临,
# 雒阳:即洛阳。
"鱼口桥逢雪送梅":鱼口桥上,我又遇到了一场雪,这次我送走了梅花。
"剑水寺前芳草合":在剑水寺前,香草散发着芬芳,
"镜湖亭上野花开":与镜湖亭上的野花一同绽放。
"江鸿断续翻云去":江鸿在天空中断断续续地翻飞着云彩,
"海燕差池拂水回":海燕轻巧地掠过水面。
# 差池:不齐,形容燕飞时扇翅的样子。
"想得心知近寒食":我想起了即将到来的寒食节,心中感到寒意渐浓,
# 想:一作料。
"潜听喜鹊望归来":悄悄聆听喜鹊的喜悦声,它们期待着归来的春天。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江南暮春即景诗。全诗以江南春天的景色描绘为主线,在展开丰富自然描写的同时融入细腻的情感抒发,既展现出江南春景的明丽生机,又于景致铺陈中自然流露作者的思乡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诗人从洛阳出发,开篇便以“梅迎雪”勾勒出一幅冬景图,雪花纷纷扬扬,梅花在凛冽寒风中初绽,给人以清冷而坚韧之感,点明了启程之地与时节。“鱼口桥逢雪送梅”,则描绘了行至鱼口桥时,残雪尚未消融,梅花却已凋零的画面。“迎”与“送”二字生动地展现出梅花从初放到凋零的过程,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更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行色匆匆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羁旅的基调。颔联“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随着行程推进,诗人来到剑水寺前,只见芳草如茵,郁郁葱葱,大地充满生机。而镜湖亭上野花缤纷,烂漫盛开,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春日景象。此联通过对不同地点景色的描绘,从冬景过渡到春景,巧妙地展现了归途中季节的转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跟随诗人的脚步感受一路的风景变化。同时,“芳草合”与“野花开”对仗工整,色彩鲜明,进一步强化了江南春日的蓬勃与美好。颈联“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诗人笔触一转,从眼前之景联想到候鸟的迁徙。正、二月间,大雁断断续续地穿过云层向北飞去,小燕子则参差不齐地轻拂水面归来。这一去一回,不仅点明了时间,更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候鸟的往返象征着自然的节律与生命的轮回,也从侧面烘托出诗人漂泊在外,渴望回归家园的心情。“断续”和“差池”两个词,将候鸟飞行的姿态描绘得细腻入微,使诗句充满了灵动之美。尾联“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诗人想象家中亲人此时深知寒食节将近,归期已近,正悄悄聆听喜鹊的叫声,满心期待着自己归来。寒食节作为传统节日,本就蕴含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以此为背景,更加深了家人盼归的急切心情。“潜听”二字,生动地刻画了家人那种小心翼翼、满怀期待的神态,而“望归来”则直白地表达出家人对诗人归来的渴望,与诗题“江南春暮寄家”中的“寄家”相呼应,收束全诗,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深沉。
3. 作品点评
全诗紧扣“逐程纪景”的创作特色,在28字间完成双重叙事:前两联以“洛阳起程”为起点,通过雪、梅、草、花四种典型物候的次第呈现,既勾勒出由北向南的行旅轨迹,又精准对应着冬季向暮春的季候转换。这种“逐程纪景”的叙述方式,不仅使归程路线图清晰可辨,更通过自然景观的渐变过程,构建出跨越地理与气候双重维度的审美体验。读者在追随诗人脚步的过程中,既能获知具体的行程信息,又能同步感知北国残冬与江南暖春的鲜明对照,从而获得超越文字表面的双重审美感受。这种虚实相生的表达手法,正是该诗“逐程纪景”特色的核心价值所在。
# 此诗只是将归家中,而先寄家书。一解,看他平用“洛阳城”、“鱼口桥”、“剑水寺”、“镜湖亭”四处地名,小儒见之,又谓不可;殊不知先生正是逐递纪程,逐日纪景。纪程则自北而渐至南,纪景则自冬而渐过春,真为最明白、最精细之家节也。上解写客中归程,此解写家中克期也。五,言正月候雁北;六、言二月玄鸟至;七、八言然则三月寒食前后,游子必归。又添写“喜鹊”者,欲与“江鸿”、“海燕”为伴也。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 李绅《过钟陵》之作,三四“江”、“郭”承上,与杜公《吹笛》篇法相似,然非佳格。《江南暮春》又学“去岁荆南梅似雪”,“短李”殊未精悍。
清毛先舒《诗辩坻》
# 七字为句,中二联最忌重调。句法则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上二下五,上五下二,上一下六,上六下一,上二中二下三,上一中三下三,上二中四下一,上一中四下二,上四中一下二,上三中一下三,此十二法尽之。上四下三,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龙武新军探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杜甫)。上三下四。如“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李绅),“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韩翃)。……此皆以七言成句,句中有读者也。
清冒春荣《葚原诗说》
上一篇: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杜鹃楼》
下一篇:唐·李绅《望鹤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