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鸟别王母":三青鸟辞别王母,
# 三鸟:三鸟:即三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
"衔书来见过":给我衔来妻子的信。
# 见:见:一作“相”。
"肠断若剪弦":见信思人,柔肠寸断如剪丝弦,
"其如愁思何":哪里能慰藉我深切的思念。
"遥知玉窗里":遥想家乡,玉窗里,
"纤手弄云和":妻子的纤手一定正弹奏着云和。
# 云和:琴、瑟,指音乐。
"奏曲有深意":曲中传出不尽的思念,婉转缠绵,
"青松交女萝":像女萝盘绕着青松。
"写水山井中":两情如泉水泻入井中,
# 写:同“泻”。
"同泉岂殊波":同源的泉水,波纹怎能不同。
"秦心与楚恨":秦地眷恋心,楚地相思恨,
# 秦心与楚恨:谓二人相距甚远,同怀相思之情。
"皎皎为谁多":明明白白,是谁更深切。
"青楼何所在":妻子住的青楼在哪儿,
# 青楼:豪门显贵家的闺阁。
"乃在碧云中":我抬眼望那递遥无际的碧云。
"宝镜挂秋水":妆镜映出秋水般的月亮,
# 宝镜挂秋水:谓珍贵的镜子明如秋水。水,一作“月”。
"罗衣轻春风":春风轻经,吹拂着她的罗衣。
"新妆坐落日":穿上鲜艳的衣裳在落日的余辉里等待,
"怅望金屏空":看着空空的锦屏,涌起惆怅。
# 金屏:华丽的屏风。金,一作“锦”。
"念此送短书":想到这些,就写封短信,
# 念此:一作“剪彩”。
"愿因双飞鸿":让双飞的鸿雁,带去我的思念。
# 飞鸿:飞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一作“同”。
"本作一行书":原本要写一行字,
"殷勤道相忆":表达深切的相思。
"一行复一行":写了一行又一行,
"满纸情何极":写满一纸情未尽。
"瑶台有黄鹤":玉砌的台上有黄鹤飞,
# 瑶台:仙人居处,在昆仑山。
"为报青楼人":它能带信慰问青楼人。
# 青楼人:指诗人思念的女子。
"朱颜凋落尽":红颜已经衰败,
"白发一何新":白发不断新生。
"自知未应还":我知道,归还无期,
"离居经三春":而分离已经三个春秋。
# 居:一作“君”。
"桃李今若为":故园桃李,花开如何,
# 若为:如何。
"当窗发光彩":一定会在窗前争奇斗艳。
"莫使香风飘":不要使那花香随风飘散,
"留与红芳待":留住红花盛开把我等待。
"玉箸落春镜":双垂如玉箸的泪水,落在梳妆台的镜上,
# 玉箸:指眼泪。
"坐愁湖阳水":因为这湖阳水生出忧愁。
# 湖阳:唐县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湖阳镇。
"闻与阴丽华":听说这湖阳与阴丽华的故里,
# 阴丽华:东汉光武帝之妻,光武微时闻其美,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事见《后汉书·光烈阴皇后纪》。
"风烟接邻里":风烟相连,若为邻里。
"青春已复过":大好的春光匆匆驶过,
"白日忽相催":忽觉时光催人年老。
"但恐荷花晚":担心秋风吹寒,荷花凋落,
# 荷:一作“飞”。
"令人意已摧":心悲不自胜。
"相思不惜梦":让这相思情,融入睡梦中,
"日夜向阳台":日夜兼程,奔向那遥远的阳台。
# 阳台:借指相会之地。用宋玉《高唐赋》楚王梦与巫山神女欢会典故。
"远忆巫山阳":怀念那遥远的巫山,
"花明渌江暖":想必渌江变暖,鲜花争艳。
"踌躇未得往":我心意踌躇,不能前往,
"泪向南云满":向着那南去的白云,泪流涟涟。
# 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晋陆机《思亲赋》:“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
"春风复无情":无情的春风又至,
"吹我梦魂断":将我思归的魂梦吹散。
"不见眼中人":恍惚中不见了心上的人儿,
"天长音信短":天长地阔,音信苦短。
# 短:少。
"阳台隔楚水":阳台被楚水遥遥隔开,
# 阳台隔楚水:一作“阴云隔楚水”。楚水,泛言相隔遥远。
"春草生黄河":萋萋的春草生长在黄河岸边。
# 春草生黄河:一作“转蓬落渭河”。黄河,泛言相隔遥远。
"相思无日夜":相思的情感不分昼夜,
"浩荡若流波":融于浩荡东流的水间。
"流波向海去":水波投入大海的胸怀,
"欲见终无因":我思念亲人,却终不能相见。
# 欲见终无因:一作“定绕珠江滨”。无因:无原由、机缘。
"遥将一点泪":遥把我的相思眼泪,
"远寄如花人":寄给远方的花一样的爱人。
"妾在舂陵东":我住在舂陵东,
# 舂陵:汉县名,故城在唐随州枣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
"君居汉江岛":君住在汉江岛口,相隔百里。
"一日望花光":望穿了春花,
# 一日望花光:一作“日日采蘼芜”。
"往来成白道":来来往往,中间踩成了大道。
# 往来成白道:一作“上山成白道”。白道,大路。
"一为云雨别":自从作巫山云雨别,
"此地生秋草":这里便暗暗生出秋草。
"秋草秋蛾飞":秋草中秋蛾飞舞,
"相思愁落晖":落日余辉里更添相思烦恼。
"何由一相见":如何才能再得相见,
# 何由一相见:一作“昔时携手去,今日流泪归”。
"灭烛解罗衣":径解罗衣,别让烛火燃尽。
# 灭烛解罗衣:一作“遥知不得意,玉箸点罗衣”。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忆往昔东园桃李花开烂漫,红满绿枝,
"与君此时初别离":正是我们最初分离的时刻。
"金瓶落井无消息":金瓶落井,一别杳无音讯,
# 金瓶落井:喻行人杳无音信。
"令人行叹复坐思":叫我坐也相思,行也叹息。
"坐思行叹成楚越":相思叹息我们已成楚越,
# 楚越:喻相距遥远。
"春风玉颜畏销歇":春风徐吹,只恐玉颜衰残。
"碧窗纷纷下落花":碧纱窗前春花纷纷飘落,
"青楼寂寂空明月":青楼上空明月寂寂高悬。
"两不见":两不相见,
"但相思":唯有相思。
"空留锦字表心素":徒留有锦字情书表达心意,
# 锦字:代指情书。用《晋书·列女传》载前秦窦滔与其妻苏蕙绝音问,苏因织锦为回文诗寄滔典故。
"至今缄愁不忍窥":可我至今封住它,不敢窥视。
"长短春草绿":长长短短碧绿的春草啊,
"缘阶如有情":顺着台阶生长,若有人情。
"卷葹心独苦":卷葹草用心良苦,
# 卷施:草名,江淮间谓之“宿莽”。其草拔心不死,故以喻女子爱情的坚贞。
"抽却死还生":抽去了它的心,却依然生存。
"睹物知妾意":看到它,你就了解了我的心,
"希君种后庭":希望你把它种到院子中。
"闲时当采掇":闲暇时去采摘几棵,
# 采掇:采摘。
"念此莫相轻":时常惦记着它,不要辜负我的深情。
"鲁缟如玉霜":它像玉霜一样,精细洁白,
# 鲁缟:鲁地生产的丝织品。
"笔题月氏书":上面写下月支文。
# 月氏:即月支,汉时西域国名,故地在今甘肃西部。,笔:一作“剪”。
"寄书白鹦鹉":让白鹦鹉带上它,
"西海慰离居":慰藉久别的爱人。
"行数虽不多":行数虽然不多,
"字字有委曲":字字句句意切情真。
"天末如见之":远在天边的爱人啊,如果见到它,
"开缄泪相续":读来便会泪毵毵。
"泪尽恨转深":泪水流尽后离恨愈发深重,
# 泪尽恨转深:一作“千里若在眼”。
"千里同此心":千里相隔却与你同心共感。
# 千里同此心:一作“万里若在心”。
"相思千万里":相思深情连着千万里,
"一书值千金":情书一字值千金。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
"美人去时余空床":美人去后,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中锈被卷不寝":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
# 卷不寝:一作“更不卷”。
"至今三载闻馀香":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 闻馀:一作“犹闻”。
"香亦竟不灭":香气是经久不润了,
"人亦竟不来":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相思黄叶落":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
# 落:一作“尽”。
"白露湿青苔":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 湿:一作“点”。
"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爱你芙蓉般美丽的容貌,
# 婵娟:美好貌。
"色可餐兮难再得":秀色可食,世间难再寻。
# 色:一作“若”。
"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爱你冰玉般高洁的品行,
"情不极兮意已深":情虽不尽,恩爱意尤深。
"朝共琅玕之绮食":早晨与你共食玉树的仙果,
# 琅玕之绮食:指美食。
"夜同鸳鸯之锦衾":夜晚与你同盖鸳鸯锦衾。
"恩情婉娈忽为别":情投意台何等缠绵,却又忽然离别,
# 婉娈:缠绵。
"使人莫错乱愁心":使人心愁意乱。
# 莫错:犹错莫,纷烦。
"乱愁心":愁绪纷乱,
"涕如雪":涕泪如同雪落。
"寒灯厌梦魂欲绝":寒灯绰绰梦魂难成,
"觉来相思生白发":梦空醒后顿生白发。
"盈盈汉水若可越":清盈的汉水,如可跨越,
"可惜凌波步罗袜":何惜涉过江水,湿了罗袜。
# 可惜:岂惜。
"美人美人兮归去来":归来吧,爱人,
"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不要作朝云暮雨飞向阳台。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寄远十一首》是一组闺怨与爱情题材的诗。这组诗直抒胸臆、借景物人事寄寓两地相思之绪,情感表达深切细腻,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各篇或作寄内之语,或拟自代内赠之态,字里行间皆倾诉对安陆妻子许氏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融合神话传说(如西王母三鸟、巫山云雨)、历史人物(如阴丽华)、乐府古句(如金瓶落井)及经典文学意象(如鸳鸯、卷葹),通过典故的象征性与暗示性,将抽象的相思之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神话典故营造出空灵缥缈的意境,暗合相思“恍若隔世”的距离感;历史与乐府典故增强情感的厚重感,使个人思念与普遍的人类情感共鸣;自然意象典故(如青松女萝、卷葹宿莽)则以比兴手法深化情感的细腻与坚韧。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第五首诗以春光明媚之景起兴,铺陈远隔天涯、梦魂断绝、音信短缺的相思之苦,以乐景衬哀情,情感深挚。顶真:第六首诗运用民歌顶真勾连句,表现出清新流畅、意趣天真的艺术境界。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表达贯穿组诗,例如,诗中频繁使用“肠断”“愁思”“怅望”“相思”“泪”等直白的情感词汇,毫不隐晦地展现内心的焦灼与痛苦。以“愿”“希”“盼”等词传递渴念,通过祈愿、渴求的语气,将内心的期待与渴望直接诉诸文字,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铺陈:如“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朝共琅玕之绮食,夜同鸳鸯之锦衾”,通过“芙蓉婵娟之艳色”“冰玉清迥之明心”“琅玕之绮食”“鸳鸯之锦衾”等珍美事物,细致铺陈往昔与对方相处时的缠绵恩爱之乐,从外貌、心灵到饮食、寝居,全方位展现曾经的美好时光,为后文的离别愁绪做铺垫。夸张:如“至今三载闻馀香”,说三年后还能闻到美人留下的香气,这是夸张说法。现实中香气不可能留存如此之久,通过这种夸张,突出了对美人的深刻思念,让过往的美好记忆更加鲜明,也强化了如今物是人非的孤寂与惆怅。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诗开篇写自己客居他乡,见飞鸟传信更添愁绪;中间遥想妻子在家思远,奏曲寄怀;结尾以井泉相注比喻两人同心,收束两地相思之情。第二首诗写诗人客居长安时的相思,从对方角度着笔,想象妻子独处怀远的情景,篇末以客处寄内之语,抒发自己的深切思念。第三首诗前半写异乡怀妻,情书难尽相思;后半感慨离别日长、青春易逝,以不可知的归期安慰作结,前写写信之情见相忆之深,后写问慰之语见相思之切。第四首诗以代妻子赠言的口吻,想象妻子对远游丈夫的思念,前四句关怀丈夫行程,中间感叹青春在离居中消逝,最后抒发朝思暮想、魂牵梦绕之情。第五首诗与李白《大堤曲》为同一诗的不同传本,写春日思念远方亲人而萌归思,以春光明媚之景起兴,铺陈远隔天涯、梦断魂绝、音信短缺的相思之苦,乐景衬哀情,情感深挚。第六首诗首二句各本有不同异文,俱注云:“一作‘阴云满楚山,转蓬落渭河’。”据此可知时在渭河岸的长安,以楚水黄河相隔起兴,以水喻愁,写相思无尽、相见无因之痛,抒发客中怀内之情,运用民歌顶真手法,呈现清新流畅、意趣天真之境。第七首诗写诗人入长安时秋日思亲,以代妻子赠言的口吻,写居家妻子思念远行丈夫的心理,开篇怀念往昔相处的美好,中间抒发离别后日夜相思之苦,最后表达对重逢的殷切期盼,运用乐府吴声歌曲手法,清新自然,情味盎然。第八首诗以代妻子赠言的口吻抒发久别相思,以春花烂漫喻离别光景,以金瓶落井喻杳无音信,以落花纷纷喻别时久远,句式参差,用典含蓄,抒写相思情深,有音情顿挫、一唱三叹的婉约之美。第九首诗写见春日景象思家,以代妻子赠言的口吻表达两地相思,前半用比兴手法,从春草引出卷葹草,体现妻子对爱情的坚贞与相思之痛,后半希望夫君关注卷葹,抒发企盼重逢之情。第十首诗表达远别思亲,以寄书相慰收束,前半写男子异乡念妻,后半设想妻子收信后相思更增,以“千里同此心”展现心心相印的爱恋。最后一首诗从对方落笔,写女子对久别夫君的相思,前半铺陈往昔恩爱之乐,后半状写别后朝暮相思,结尾深情呼唤,表达盼重逢之意,反映诗人在京师不遇思归的情绪,用楚辞参差句式,情感表达得音韵跌宕、婉转流连。
4. 作品点评
《寄远十一首》组诗中蕴含的相思之意深切而执着,情感质朴且炽烈。以情动人,是这些作品的核心生命力。正如李白《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所描绘的距离感,当情感的寄托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呼应时,这类相思之作便笼罩上浓郁的悲剧氛围。然而,恰恰是诗中在难以跨越的现实阻隔前仍执着追寻的精神,让这份悲苦之情升华出崇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在经验与心灵感受交融过程中迸发的情感力量,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持久的情感共鸣,而这正是诗歌最根本的艺术魅力所在。
# 与古为化,不以摹拟为工,而寄托自远。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此等绝似鲍照(“忆昨东园”句下)。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评点》
# 忧愁幽思,笔端缭绕。情致不尽。后来高青丘辈全学这样格调者欤!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下一篇:唐·李白《嵩山采菖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