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女道士":吴江的女道士,
"头戴莲花巾":头上戴着莲花巾。
# 头戴莲花巾:《太平御览》:《登真隐诀》曰:太玄上丹灵玉女,戴紫华芙蓉巾。莲花巾:道教传说为玉女所佩。
"霓衣不湿雨":霓虹衣裳遇雨不湿,
# 衣:一作裳。
"特异阳台云":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 特异阳台云: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足下远游履":素足蹬着远游布履,
"凌波生素尘":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 凌波生素尘:《洛神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露绡之轻据。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吕向注:“远游,履名。步于水波之上,如生尘也。”
"寻仙向南岳":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
"应见魏夫人":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 应见魏夫人:《南岳魏夫人传》:魏夫人者,晋司徒剧阳文康公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幼而好道,静默恭谨,志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冲举,吐纳气液,摄生夷静,住世八十三年,以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太乙元仙遣飙车来迎,夫人乃托剑化形而去。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比秩仙 公,使治天台大霍山洞台中,主下训奉道,教授当为仙者,男曰真人,女曰元君。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吴江女道士褚三清头戴莲花巾、身着霓衣、脚踏远游履的独特形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飘逸灵动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褚三清前往南岳寻仙的期许与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对道教仙游的向往以及对高洁隐逸品质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开篇点明人物身份与独特装扮。“吴江”交代地点,“女道士”明确人物,“头戴莲花巾”细致描绘其外在形象,莲花在文化中常象征高洁,暗示女道士品质不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此句进一步刻画女道士形象。“霓衣”色彩绚丽,给人以奇幻之感,“不湿雨”更增添神秘色彩,仿佛女道士超脱于自然规律之外。“特异阳台云”将女道士比作独特的阳台云,阳台云在传说中神秘而美好,以此衬托女道士的与众不同,凸显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足下远游履”描绘女道士穿着适合远行的鞋子,暗示其即将踏上寻仙之旅。“凌波生素尘”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意境,生动地写出女道士在水波上轻盈行走,仿佛脚下生出素尘,展现出其飘逸灵动的姿态,如仙子般令人神往。“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点明主旨,女道士前往南岳寻仙,而南岳是道教圣地,魏夫人是道教上清派创始人之一,在道教中有崇高地位。诗人以此表达对女道士寻仙之旅的期许,相信她能在南岳见到魏夫人,实现寻仙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道教仙游的向往和对高洁隐逸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女道士形象。
上一篇:唐·李白《金陵三首(其二)》
下一篇: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